产业扎根乡土 教育照亮未来——浦北县北通镇佛新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随着一阵铃声响起,学生欢快地跑到崭新的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羽毛球……近日,看着顺利翻新修建的学校操场以及学生们在操场上快乐地运动,浦北县北通镇佛新小学校长苏海燕的脸上满是开心。而这一切得益于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的大力支持,让学校育人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
强化硬件设施 改善教育环境
此前,佛新小学操场地面由于老化损坏,出现坑洼不平,学生运动极大不便。今年年初,苏海燕向县教育部门申请翻新修建操场得到批复,但是资金缺口极大。
佛新村驻村第一书记梁琳了解情况后,积极向后盾单位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海防管理支队、市农业农村局争取帮扶资金,3个后盾单位共计支持资金113000多元,最终在后盾单位、村委和教育部门的三方合力下,在寒假期间顺利对该校操场地面进行翻新修建,并新建了操场排水设施、安装照明灯具、新购回篮球架等一批附属设施。焕然一新的运动场,让学生在今年春季学期开展活动更方便、舒适、安全。
“我们现在坐的椅子,也是梁书记帮村里争取到的。”佛新村支书、主任符容说,2024年7月4日,梁琳为村委向国富人寿争取到一批价值6.6万元的桌、椅和文件柜等办公用具共计142件,村委留下几张桌椅后,再由村委转赠给佛新小学和山口小学,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教育办公条件。
壮大集体产业 育好振兴人才
“这个蛋鸡场是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面积600多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从广东茂名引来老板发展蛋鸡养殖,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梁琳说,2024年佛新村集体经济收入16.4万元,主要通过集体经济项目出租和股份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富裕了,一些想办的事情就可以办了,奖励优秀学子,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就是其中之一。
为在村里树立以学为荣,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激励学子们奋发向上,佛新村委自2023年起,已经连续两年奖励村中本科以上的优秀学子,累计向38名本科以上的优秀学子送上奖学金共15700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出一点,向后盾单位申请帮扶一点的方式,为佛新辖区内的山口小学修建一个体育器材室,不断改善村小学办学条件,巩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佛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符容说。
发展特色养殖 助力群众增收
“林下养鸡是佛新村的特色养殖产业,村民在荔枝林下和山林里发展林下养鸡,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梁琳说,村里超过80%的群众都发展林下养鸡,高峰期全村鸡存栏量超过20万羽,养鸡是群众一项主要增收渠道。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不断引导脱贫户充分发挥这一特色养殖产业,提升脱贫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2024年10月25日,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后盾单位争取帮扶资金,向67户脱贫户捐赠鸡苗1340羽。“赠送的鸡苗每羽1公斤左右,经过半年左右的饲养,在今年清明期间,逐步出栏,助力脱贫户增收。”梁琳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浦北县北通镇佛新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将产业振兴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作用,开展产业帮扶,落实惠民政策,用好产业奖补政策,激发群众发展动力。在2024年为符合条件的52户脱贫户申报产业奖补资金,共计9.5万余元。今年1月至4月,为符合条件的50户脱贫户申报产业奖补资金,共计5.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