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科学抗旱护航荔枝丰年稳产
近日,在钦州市灵山县凤凰果场,随着钻井机械深入地底,地下水通过管道汩汩涌出,果场管理人员拖持水管,逐棵浇灌荔枝树。久旱逢甘霖的果树终于解了渴,喝饱了水,或缀满繁花、或正在坐果的荔枝树长势正好。
灵山县三海街道梓木村赖老板荔枝果园正在打井抗旱。
连日来,面对持续干旱天气对荔枝生产带来的挑战,钦州市统筹推进人工增雨、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全力保障荔枝稳产增收。目前全市110万亩荔枝总体坐果率保持高位,预计将迎来丰收季。
在灵山县灵南桂味园,工人用水管抽水抗旱。
精准施策保生产。作为广西重要荔枝产区,钦州市自去年9月以来遭遇持续干旱。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组建多支技术服务队下沉一线,按照“多淋一担水,多收一担果”工作思路,指导果农在果树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等需水关键时期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上喷下淋”;针对缺少水源的果园,则指导果农合理整枝、及时短截,有效促进枝梢老化,减少嫩枝嫩叶在树体上的比量,以提高树体自身的抗性,减少蒸腾量。该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自2024年10月1日以来累计开展地面增雨作业53次,发射火箭弹204枚,配合自治区完成飞机增雨作业6次,灵山、浦北两县同步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灵山县荔枝品种园正在进行无人机洒水抗旱作业。
科技支撑强管理。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印《2025年钦州荔枝保果技术要点》,制作抗旱保果教学短视频,通过果农交流群推送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授课视频,为开展荔枝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针对干旱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建立重点果园病虫害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指导果农科学用药,及时疏除病虫、畸形果,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工人正在龙武农场汶果园浇灌荔枝树。
区域联动破难题。面对旱情,钦州市各县(区)因时因地施策,迅速行动应对旱情。灵山县组织100余期技术培训覆盖5000余人次,向19个镇(街道)配送38台抽水设备;浦北县实施8轮人工增雨,积极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果农开展果园淋水作业;钦北区创新“洗花保果”技术解决果面糖分粘稠问题;钦南区依托深水井资源推广微喷灌节水技术开展抗旱。
据该市农业农村部门监测,近期钦州市范围内的有效降雨显著缓解旱情,叠加科学管理措施,目前全市荔枝总体成花率达95%左右。“若后期无极端天气影响,今年产量有望超过往年水平。”钦北区新棠镇江厂果场负责人黄凤夏说。
(编校: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