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品”持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钦州2个案例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近日,我市荔枝产业发展案例——《数字赋能产供销全链路升级 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样板》和陈皮产业发展案例——《从“一片小陈皮”到“百亿元产业”——广西浦北县陈皮产业振兴案例》2个案例,在“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并将被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据了解,该活动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7家机构共同组织评定,是全球减贫和乡村发展领域的权威奖项,重点关注案例的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实用场景。
该活动自2023年11月启动,共收到申报案例1012个,案例地点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最终选出105个最佳案例。我市2个产业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是对我市减贫及乡村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市立足林果蔬畜糖渔等特色资源,以调结构、扩规模、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为中心任务,通过实施“一镇一品”建设行动,调整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增收。
依托荔枝产业。我市探索出以销带产的“政府+平台+龙头企业+电商企业(电商能人)+农户”联农带农富农发展模式,借助阿里巴巴平台积累的数字化能力以及淘宝、天猫、淘菜菜、饿了么、盒马、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政府支持广西三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农产品公用产地仓,依托“巧妇9妹”“十六哥”和黄忠文等本地网红,帮助农户拓展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人数约3000人,实现人均年收入5万元,带动12.29万户、50.83万人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销售交易额超30亿元。
依托陈皮产业。我市通过“陈皮+”“+陈皮”,直接带动茶叶、编织、小江瓷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浦北陈皮及其延伸产业链加工企业130多家,陈皮苗、果、药、食、茶、健、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大红柑种植面积累计达17.7万亩,产值从2016年不足4亿元到2023年实现41.1亿元。通过“园区+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造就了陈皮产值亿元村5个,超百万元户285户、超10万元户3000多户,2万多户近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依托大蚝产业。我市通过“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冷链+市场”以及“线下线上”营销等运营模式,建立规模化大蚝人工繁育基地13个,规模化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大蚝养殖专业合作社43家。目前,钦州大蚝养殖面积12.8万亩,产量32.8万吨,年产蚝苗达1.6亿支(串),面积、产量在华南地区均排第一位,年产值38.3亿元,带动10万人创业就业。钦州市钦南区获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钦州大蚝”优势区,“钦州大蚝”六次荣登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达53.14亿元。
此外,百香果、玉兰花、奶水牛等产业种养规模持续扩大,钦南区沿海黄金百香果产业带已发展面积3000多亩,钦州二级公路沿线黄金百香果产业带已发展面积10000亩;玉兰花产业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林改花”手续,加速“桉退花进”,解决种植用地问题;灵山县奶水牛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灵山县数字化奶水牛基地项目、灵山县中央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等项目,新增50头以上奶水牛养殖场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