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为加快江南区秸秆综合利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利用,2020年以来江南区加大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农村秸秆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推广秸秆肥料化利用。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制定甘蔗叶粉碎还田奖补政策,通过扶持机手购置秸秆粉碎机,鼓励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
二是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江南区引进佼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基地,该基地占地30亩,年加工农作物秸秆能力7万吨,形成以收集、存储、加工、利用、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导,推进秸秆基料化,该基地加工的秸秆饲料销售到福建、广西周边等地。
三是推广秸秆原料化利用。指导注册成立苏圩镇政帘秸秆加工场,开展秸秆原料化利用,该基地在江南区苏圩镇设有收购、加工、储存、场地4个,草帘编织机8台,年收购量加工干稻草超过1万吨。主要利用水稻秸秆编织草帘,将其销售给瓜果收购商,作为长途运输瓜果的外层防护。
据统计,2020年江南区农作物秸秆产量达31.27万吨。秸秆肥料化利用23.24万吨,原料化利用(稻草编织、秸秆覆盖等)1.8万吨,饲料化利用4.78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5.34%。下一步,江南区将继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和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