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护 智慧采收丨邕宁区3000亩香蕉园迎丰收
近日,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红星村坛里香蕉园开园,3000亩香蕉迎来丰收。园内,人工精作与科技协同的采收场景,成了秋日里生动的丰收图景。

坛里香蕉园使用无人机运送香蕉。 (滕忠 摄)
在香蕉园内,运输轨道上的“滑轮小车”沿着垄间线路匀速前行,轨道旁的6名工人默契配合,接住无人机吊送的香蕉后用绳子固定在“滑轮小车”挂钩上,满载数百公斤香蕉的“滑轮小车”朝着分拣中心滑行。
“以前靠人背,效率低,现在‘滑轮小车’运送一次能装几百公斤,效率提升2倍以上。”一名工人边忙活边介绍。半空中,无人机悬停用吊绳精准钩住蕉串,单次可吊运近35公斤香蕉,轻松跨越成片蕉林。
从香蕉离树到运送、分拣、包装等,全程不碰地面。园区负责人高新辉指着分拣中心的设备介绍:“无伤化采收流水线一头连接运输轨道,一头连接标准化清洗水池和人工包装,香蕉经过大水池清水轻柔冲去果身杂质后,品相和新鲜度能保持最佳。”
该香蕉园种出优质香蕉,靠的是“良种+良法”双保障。高新辉表示,选种时严格筛选抗病性强、口感佳的“桂蕉1号”品种,从源头保障香蕉品质;种植时引进先进的灌溉和施肥设备,采用自动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供应。
“以前人工浇水施肥,一亩地耗时1至2小时;现在打开开关就能按需供应,水肥顺着管道直达香蕉根部。”邕宁区百济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卢立川表示,如今管理效率提升了四成以上,还能减少水肥浪费。
科学管护让“百济香蕉”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经测算,这3000亩香蕉园亩产可达4000公斤,总产量达1.2万吨。“下一步,我们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6000亩,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高新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