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种业:从国内主导到布局东盟 “中国好种” 香飘更远
立秋过后,空气里浸着清冽的禾苗香气与泥土气息,五塘镇稻田里的禾苗,叶尖迎风齐齐颤动,透着勃勃生机。“这里是我们的试验田,一百多亩,有近百个品种。”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俊麟说。
今年5月,第六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终评会暨国家水稻育种联合攻关推进会在富阳中国水稻研究所举行。本届鉴评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114个优质稻品种参与。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表现亮眼,其培育的更香优糖丝、色香优粉丝及更香优10号三个品种荣获“全国优质籼稻金奖品种”称号,分别位列第 1、4、7 名,成绩斐然。
从单一品系到五大系列:第二代产品的全面升级
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扎根于南宁市兴宁区,是一家集 “育繁推”于一体的科技型种子企业,在优质杂交水稻、玉米种子的选育和生产经营领域精耕细作。多年来,公司凭借卓越的实力,先后被认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强优势水稻种业阵型企业,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与典范。
绿海种业在拳头产品野香优莉丝上市之初,已启动科研攻关,致力于解决优质稻产品“优质不抗倒” 的行业痛点。经过优化,绿海种业育种工作在第二代优质稻产品上实现了“优质、抗倒、高产”三大突破,产品结构从单一的野香优系列拓展至五大系列 —— 色香优系列、更香优系列、粳香优系列、好香优系列及野香优系列本身。
2024年至2025年产品实现规模上市后,绿海种业第二代产品迅速覆盖广西市场,涌现出色香优粉丝等优秀拳头产品。该品种凭借优异表现,已荣获五项重要金奖:连续两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第七届广西“好稻米”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以及第七届海南好米金奖。其中,海南好米金奖在南方水稻制种领域具有高度权威性,进一步印证了该品种的卓越品质。
色香优粉丝不仅口感浓香、粒形美观,还兼具高产与抗倒伏特性,上市三年即成为广西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而作为第一代优质杂交籼稻标杆的野香优莉丝,持续展现强大市场引领力,多次被农业农村部及多省(区、市)农业部门列为农业主导品种,并于2025年再度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名单,彰显其持久的市场认可度。
聚焦商品性:为产业链降本增效的核心优势
绿海种业的优质稻品种在商品加工性上表现突出,解决了传统优质稻出米率低的问题。“产量好、粒形好、口感好、香味浓,而且又抗倒,出米率也高,普通优质稻出米率一般在50%左右,我们的品种可达67%,甚至80%。”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俊麟说,这意味着米企在加工过程中能显著降低成本,提升商品价值——整精米可作为高端商品流通,而碎米多被用作饲料,两者经济效益差距显著。
正是凭借这些优势,野香优莉丝成为全国稻谷收购的标杆品种,推广面积跻身全国前十,位列第三,绿海种业也因此入选全国13家“种业振兴强优势企业”,在南方籼稻领域树立起全国性知名度。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0个品种在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中斩获14个金奖,这一成绩在全国绝无仅有,远超同行企业。
从命名典故到行业影响:野香优的品牌基因
野香优的命名蕴含着深刻的种业情怀与文化内涵。
“我们总经理罗敬昭有一天他去到一个山区里面,就看到一个老农,就问他说我们有一款产品又好吃又漂亮,起什么名字好呢?结果那个老农说,‘还是野的好。’”
受山区老农“还是野的好”的启发,结合母本“野香 A”的血缘——含巴西旱稻的耐旱基因与广西野生稻特性,最终确定“野香优”之名。“野”体现品种血缘,“香”“优”则直指优质稻核心特点。
这一命名方式影响了行业,众多优质稻品种纷纷以 “香优”命名,形成了独特的行业现象,也印证了野香优系列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破解行业难题: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型跨越
野香优莉丝的推出,推动水稻种业从“产量型”向 “优质型”转型。在其诞生前,国内多数水稻育种以解决“吃饱”问题为核心,而野香优系列则以 “吃好”为目标,通过细长粒形、浓郁香味、优良口感等特质,重新定义了优质稻的标准,改变了市场格局。
尽管定位高端优质,绿海优质稻并未增加消费者负担,得益于国家通过粮食储备机制平抑市场价格,确保大米消费成本稳定。目前,绿海种业95%的水稻品种为高端优质大米品种,满足了消费者对“吃好”的需求。
以情怀铸根基:育种创新的前瞻性与“五好”品种
绿海种业的发展始终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与科技兴农战略,坚持“做种业必须有情怀”。当前,绿海种业的育种方向聚焦“更好种、更高产”,在保持优质和商品性的基础上,提升品种抗性(减少病虫害),并提高产量。第一代优质稻产品以野香优莉丝为代表亩产约800-900斤干谷(栽培良好可达1200斤),第二代优质稻产品通过良种良法栽培可提升至1300-1400斤,每亩增产100-150斤不倒伏,成效显著。
“我把它总结为‘五好品种’,也就是好制种、好种植、好看(外观)、好闻(香味)、好吃(口感)。目前五大系列已形成60多个在售品种,且研发始终提前市场10年进行预判。”刘俊麟介绍道,这种前瞻性布局形成了时间壁垒,当同行跟随市场潮流启动研发时,绿海已在技术上领先十年。
面向国际:布局东南亚市场
在国内市场稳固发展的同时,绿海种业正布局东南亚市场,目前已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开展种植试验和推广示范。
“待市场条件成熟的话,我们会进军整个东南亚市场,计划利用当地低成本生产基地和劳动力发展大米种植,再将稻谷回收国内加工,形成‘海外种植+国内加工’的产业链模式。”
刘俊麟说,公司研发的水稻、玉米品种已累计荣获区内外省级、国家级奖项等100余项,其中省级金奖28项、国家级金奖15项、国际级金奖2项。拳头产品“野香优莉丝”更是不断刷新行业纪录,荣获农业农村部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迅速在种业界一炮而红;以“野香优莉丝”为种子产出加工而成的中国湖南“南洲稻虾米”与“南县稻虾米”,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让“野香优莉丝”走出国门,扬名国际,因此对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充满了信心。
梯队化研发: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持续突破
绿海种业始终坚持优质杂交稻的育种方向,形成了前后衔接、无断层的系统研发体系。在第二代产品上市的同时,第三代产品的科研攻关已全面启动,通过梯队化发展确保品种持续优化,始终引领行业趋势。
从野香优莉丝到五大系列,从国内标杆到国际布局,绿海种业以育种创新为核心,用情怀与远见书写着优质稻种业的发展篇章,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将持续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品种选育,做强做精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努力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刘俊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