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南宁市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十二期)
根据南宁市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参考南宁市中长期气象预测并综合当前农业生产进度、品种布局等因素进行分析,预计南宁市今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程度,主要病虫害有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甘蔗螟虫、甘蔗蓟马、农田鼠害等。
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作物种类 |
病虫害 |
发生程度级别 |
发生面积(万亩) |
主要发生区域 |
发生时期 |
水稻 |
稻纹枯病 |
3 |
70 |
全市各稻区 |
9月中旬-10月中旬 |
稻瘟病 |
2 |
15 |
全市各稻区 |
叶瘟8月下旬-9月中旬;穗瘟10月上中旬 | |
稻曲病 |
2 |
14 |
普遍发生 |
9月—10月 |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 |
2(4) |
28 |
全市各稻区 |
9月—10月 | |
二化螟 |
3(5) |
70 |
全市各稻区 |
8月中旬-9月中旬 | |
稻飞虱 |
3 |
75 |
全市各稻区 |
8月中旬-10月下旬 | |
稻纵卷叶螟 |
2(4) |
35 |
全市各稻区 |
8月中旬-9月中下旬 | |
水稻跗线螨 |
2 |
11 |
全市各稻区 |
10月中下旬-11月 | |
稻粉虱 |
1 |
1 |
|||
玉米 |
草地贪夜蛾 |
2(4) |
25 |
全市均有发生 |
3月中下旬-6月 |
玉米纹枯病 |
2 |
20 |
马山、隆安、上林 |
9月 | |
玉米大小斑病 |
2 |
16 |
7月—8月 | ||
玉米南方锈病 |
2 |
8 |
7月—8月 | ||
玉米蚜 |
2 |
18 |
马山、隆安、上林 |
8月下旬-9月中旬 | |
玉米螟 |
2 |
16 |
9月中旬-10月上旬 | ||
甘蔗 |
甘蔗黑穗病 |
2 |
18 |
各甘蔗种植区 |
8月—9月 |
甘蔗螟虫 |
3 |
60 |
各甘蔗种植区 |
7月中旬-10月中下旬 | |
甘蔗绵蚜 |
2 |
17 |
各甘蔗种植区 |
8月—10月 | |
甘蔗蓟马 |
3 |
43 |
各甘蔗种植区 |
8月—10月 | |
柑橘 |
柑橘叶螨 |
3 |
58 |
各柑桔种植区 |
7月—12月 |
潜叶蛾 |
3 |
28 |
各柑桔种植区 |
8月—10月 | |
柑橘锈螨 |
2 |
16 |
各柑橘种植区 |
7月—11月 | |
柑橘蓟马 |
3 |
35 |
各柑橘种植区 |
7月—11月 | |
柑橘木虱 |
2 |
21 |
各柑橘种植区 |
7月—11月 | |
柑橘溃疡病 |
3 |
63 |
各柑桔种植区 |
7月—12月 | |
香蕉 |
香蕉叶斑病 |
2 |
11 |
西乡塘、隆安 |
4月中旬-7月 |
香蕉黑星病 |
2 |
12 |
西乡塘、隆安 |
5月—7月 | |
香蕉蓟马 |
2 |
15 |
西乡塘、隆安 |
5月—7月 | |
蔬菜 |
白菜霜霉病 |
2 |
9 |
叶菜类种植区 |
5月—6月 |
白菜软腐病 |
2 |
10 |
叶菜类种植区 |
5月—6月 | |
黄曲条跳甲 |
3 |
18 |
叶菜类种植区 |
1月—6月 | |
小菜蛾 |
3 |
20 |
全市均有发生 |
3月—6月 | |
菜青虫 |
3 |
28 |
叶菜类蔬菜种植区 |
4月中旬-6月 | |
菜蚜 |
4 |
28 |
叶菜类蔬菜种植区 |
4月中旬-6月 | |
蓟马 |
3 |
30 |
普遍发生 |
4月—6月 | |
各类作物 |
鼠害 |
4 |
40 |
全市均有发生 |
作物整个生育期 |
福寿螺 |
3 |
28 |
全市均有发生 |
作物整个生育期 |
二、主要依据
1.稻纵卷叶螟
早稻稻纵卷叶螟较往年总体偏轻发生,但在局部漏防、迟插田块偏重发生,田间有一定残虫量。8月—9月高温多雨天气持续,且气象预报下半年可能有3-4个台风过境,外地虫源有随风雨迁入为害的可能。
2.稻飞虱
第四代稻飞虱在早稻后期大量迁入,发生偏重,以褐飞虱为主。灯下数据显示,7月5日—18日全市有明显迁入高峰,峰期灯下虫量平均76头,单日单灯最高虫量:马山2028头、宾阳79头、武鸣72头。据各县(市、区)植保部门田间调查,第四代虫量加权平均290头/百从,最高4000头/百从。8月—9月高温多雨天气持续,且气象预报下半年可能有3-4个台风过境,利于外地虫源迁入,与本地虫源共同造成危害。
3.水稻钻蛀性螟虫 以二化螟为主,三化螟、大螟零星发生。上半年全市二化螟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局部偏重,全市普遍发生,早稻中后期白穗率一般1%~2%,高的达6.8%,个别漏防田块超过7%。灯下数据显示,第二代成虫羽化峰期为7月5日—15日,峰期长、虫量大。第三代卵孵化高峰期约为7月10日—22日,与迟插晚稻育秧期、早插晚稻移栽期重叠,若未及时防治,或在大田造成危害;后期若疏于防控,危害程度有加重的可能。
4.稻纹枯病 为常发性病害,早稻后期雨水较多,利于纹枯病发病,病丛率一般20%,高的达65%,有一定的病源基数,菌源残留普遍。晚稻中后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易大面积流行发生;部分地区实施增密增穗措施,或为防鼠而在田间长期保水也有利于该病发生。
5.稻瘟病 上林、宾阳、横州优质稻种植区品种单一,部分品种抗病性低,后期易感穗颈瘟。
6.水稻细菌性病害 去年晚稻后期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预计田间仍有一定菌源残留,部分农户种植感病品种且疏于防治,如遇台风雨天气,有蔓延的可能。
7.稻曲病 该病近年在我市的发生有抬头趋势,部分农户种植感病品种或偏施氮肥,抽穗扬花时若遇到低温多雨天气,感病可能性将增加。
8.水稻病毒病 上半年零星发生,晚稻如遇风雨有利于白背飞虱、叶蝉的迁入及繁殖,增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病毒病的流行风险。
9.稻粉虱 田间零星发生。
10.玉米害虫 ①草地贪夜蛾:近年发生情况总体减轻。近期灯下偶有零星成虫,田间幼虫加权平均1.4头/百株,发生程度2级,预计下半年总体偏轻局部偏重发生。②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大小斑病、锈病为常发性病虫害,有一定的病虫源基数。
11.甘蔗病虫害 宿根蔗面积大,长年连作,预计黑穗病与常年持平。螟虫、绵蚜、蓟马几种虫害属于常发性虫害,虫源基数大。因3月—5月气候异常干旱,部分田块前期施用药肥效果不佳,甘蔗蓟马和螟虫较常年偏重发生,有一定虫源积累。
12.水果病虫害 上半年柑橘红蜘蛛和溃疡病较往年同期偏轻发生。前期气候异常干旱利于蓟马繁殖,蓟马在柑橘和香蕉上为害较重、虫量较大。部分柑橘和火龙果果园失于管理,利于病虫害繁殖。
13.农田鼠害 下半年农区食物丰富,利于害鼠繁殖,加上难以统一防治,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三、防治意见
1.各县(市、区)农业植保部门要持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严格执行重大病虫周报、突发病虫当日即报制度,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2.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化源头管控和早期干预,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聚焦重点作物、重大病虫及高风险区域,实施精准防控策略。按照“分类指导、区域联防、协同治理”原则,推进病虫害防治关口前移,确保防控措施及时、精准、高效。
稻飞虱:重点“压前控后”、严防穗期突发成灾。
稻纵卷叶螟:坚持“前宽后严达标防治”、重点保护“上三叶”(功能叶)。
二化螟:使用灯诱性诱灭杀成虫,或设置性信息素进行交配干扰,压低发生基数、降低田间落卵量,抓住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科学用药,减少蛀茎为害。发生重的田块要在第一次用药七天后再次用药。
稻瘟病:稻瘟病重在预防、严控流行,狠抓破口抽穗期预防工作,严防穗瘟流行危害。
水稻纹枯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对口药剂开展防治。
水稻细条病、白叶枯病:要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施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前后施药预防。
稻曲病:严格把握破口抽穗前7—10天进行施药预防。
草地贪夜蛾: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科学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推进农药科学施用增效,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指导农业生产者开展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