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下”田地 粮食产量“升”起来
种业创新,为增产装上“中国芯”
西乡塘区大力推动种业创新落实,从政策到实践、科研到田间全面攻坚。2025年西乡塘区以水稻育种创新为抓手,充分利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属地科研优势,抓科研促转化,促成广西农科院和本土兴达农业合作社在石埠乐洲村建成174亩水稻育种示范共建基地,上半年推动农科院早稻育种攻坚,开展新品种选育86个,示范推广种植水稻新品种6个,经过实地实测,示范基地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产量达508公斤/亩,通过科技赋能、种业筑基、推广示范,切实把科研成果转化在西乡塘大地上,为西乡塘区水稻稳产增收装上“中国芯”。
以上图为2025年石埠乐洲村水稻育种示范共建基地
农技组合拳,示范田成“增收样板”
近日,西乡塘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组陆续开展粮食单产提升高产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专家组经过巡田选块、面积测量、现场实收、后续计算等步骤,掌握一手产量数据,其中坛洛镇金光片区500亩连片水稻基地折干亩产达583.53公斤/亩,较去年西乡塘区早稻平均亩产提升46%,双定镇武陵村500亩连片玉米基地折干亩产超576.77公斤/亩,较去年西乡塘区春玉米平均亩产提升83%。坛洛镇水稻连片种植企业裕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总兴奋的表示:今年每亩播种了33盘600孔秧苗,实施水稻增密增穗之后产量确实实现了超量突破,亩产较比去年增产近200斤。近年来,西乡塘区主推新品种示范、水稻侧深施肥、水稻增密增穗、玉米合理密植、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提升项目实施面积,推动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西乡塘区落地见效。
以上图为2025年开展水稻、玉米实地测产
下一步,西乡塘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深耕“科技+种业+示范”模式,力争攻克更多粮食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为西乡塘区粮食增产增收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