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香伴 水润一夏
近日,南宁市江南区延安镇香水莲雾产业示范园迎来了今年首批采摘。
“博士上午好!今年香水莲雾收成怎么样?”来自安徽一水果供应链的公司负责人李进进门便问。
李进口中的“博士”,是这片香水莲雾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毕业于台湾嘉义大学园艺系的农业技术专家侯明智。
侯明智今年66岁。2000年,他带着满腔热枕来到大陆,与友人共同投资建设了上千亩生态农场,主要种植芒果、火龙果等台湾特色水果。
2009年,侯明智正式把香水莲雾引到大陆。
“博士培育的香水莲雾,那是公认的‘天花板’级别!”说着,李进“咔嚓”咬下一口莲雾,随即竖起大拇指。作为“回头客”,这已经是他第二年到延安镇采购莲雾了。
侯明智在查看香水莲雾的成熟状况。
莲雾,又名雾莲,17世纪时传入我国,最先在台湾落地生根。而香水莲雾作为莲雾的优质品种之一,因其在成熟时会散发出清新香气,且口感清甜、汁水丰盈而得名,被誉为“树枝上的天然矿泉水”。
这颗获得市场认可的香水莲雾,背后藏着怎样跨越海峡、辗转千里的迁徙故事?侯明智用“孟母三迁”来形容。
“第一站在台湾,第二站在福建漳州、三明等市,第三站就是这里。”20多年来,侯明智为寻觅最佳种植地辗转多地,此前的尝试都未达预期。
香水莲雾作为莲雾中“娇娃娃”,对土地、气候和技术要求近乎苛刻——既要充足日照又怕高温灼伤、寒潮侵袭,需湿润空气却忌积水烂根,连施肥都要精确到液态有机肥料的配比。
香水莲雾三四个簇拥成串,果皮泛着浅浅红晕。与其他莲雾品种相比,该品种表皮颜色偏浅,口感更清甜。
在一次农业交流会上,侯明智通过交流惊喜地发现,南宁与台湾处于同一纬度,气候条件也相似。而且,南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温差更大,日照时间更长。
“这对于香水莲雾来说是五星级的条件!”2017年年底,侯明智带着10多株果树,来到了延安镇那齐村,开启他的第三次引种试验。
2019年7月,试种成功的消息让侯明智难掩激动:“这里种植的莲雾无论品相、产量还是甜度,都超越了其他地方。”
终于,“挑剔”的果儿觅得了一方宝地,欣然扎根,恣意生长。
如今,基地的500亩香水莲雾已经进入第二年丰产期,今年预计产果面积达到300亩,总产量5万多公斤,产值有望达到200万元左右。
“莲雾之所以要连袋摘下,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果皮,防止虫咬。”果树旁,农户凌永群正逐个揭开套在莲雾外的纸袋,仔细筛查后,将成熟的莲雾剪下,稳稳码进竹筐。
凌永群是最早一批跟着侯明智种植莲雾的本地村民之一。经过7年历练,她从生手变成了能手——她在2021年中秋过后种下的20亩果树,如今已开始挂果。
不远处的冷库里,农户谢克琦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莲雾送入预冷区。“今天收到了来自福建的订单,这批果预计明天通过冷链物流发出。”8℃~10℃的低温环境,能让这批即将运往各地的“甜蜜使者”经过预冷转色后,达到最佳状态。
“非常感谢侯博士!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种植的香水莲雾得以顺利上市,取得了一笔不错的收入。”谢克琦满脸笑容。
从田间到餐桌,延安镇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在本镇的发展,通过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动发展模式,推动村民参与土地流转、采摘种植、物流运输等环节,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形成了产业兴旺、村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局面。
如今,基地培育的香水莲雾吸引了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客商纷至沓来,其独特口感与卓越品质在消费端持续“圈粉”。
同时,延安镇还积极对接主流媒体,举办了多场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让这一特色水果走进大众视野。
“品牌是产业的生命力。”延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覃子懿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紧扣“一环两线四带”发展定位,聚力提升“一村一品”,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持续拓展销售渠道、完善供应链体系,深化香水莲雾品牌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从延安镇的富硒土地到高端货架,每一颗莲雾都承载着二十五载的品种改良心血,封装着四季轮回的精准栽培记忆。当香水莲雾在唇齿间被咬开的瞬间,迸发出来的,是跨越海峡的甜蜜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