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舍里的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走进青秀区的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野牧业),整齐的现代化牛舍里,牛群在干净宽敞的环境中悠闲地进食。这里不仅是国家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更是青秀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生动实践。
从“靠经验”到“有标准”
过去,农户养牛全凭传统经验,养殖效益难以保障。如今,通过“企业+基地+标准化+农户”创新模式,养殖变得科学又高效。“我们实施统一供种、饲料、防疫、技术、回收和品牌的‘六统一’管理,让农户养牛不再‘靠天吃饭’。养牛有标准可循,牛长得快、生病少。”四野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种标准化养殖模式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2024年,参与合作的农户人均收入同比增长9.9%,真正实现了科学养殖、稳定增收。
养殖场里的“生态密码”
与传统牛舍不同,四野牧业的养殖场里几乎闻不到异味。记者好奇地询问原因,四野牧业相关负责人立即揭开谜底:“我们独创‘益生菌+生态养殖’模式,在饲料和垫床中添加复合菌种,不仅提升肉牛消化吸收率,还大幅降低粪污臭味。”这一创新模式让兽药使用量减少95%,四野牧业也因此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作为南方唯一肉牛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四野牧业联合科研机构培育出的“岭南牛”适应性强、生长快,以173.58亿元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绿色循环的“魔法”
在秸秆收储点,机器轰鸣,成捆的甘蔗尾叶和玉米秆被加工成饲料。这些秸秆发酵成饲料,牛粪加工成有机肥,农田又因有机肥的滋养变得肥沃,这条“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的绿色循环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四野牧业向农户收购秸秆,不仅为农民开辟新的收入渠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还让原本可能被废弃的秸秆焕发新生。
“我们引进新品种‘华西牛’,还在持续扩建牛舍、优化养殖环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园区智慧化升级,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市场,让更多农户分享产业红利。”在青秀区的大力支持下,四野牧业正朝着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的目标稳步迈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