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订单农业稳粮仓 企业助农促增收
早稻丰收
眼下正值早稻收购高峰期,在上林县象山工业园区的盛泰米业门口,一辆辆满载着稻谷的农用车有序排成长龙,农民们正忙着将自家种植的早稻进行过磅、检验、入库。现场气氛热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金黄的稻谷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农民口袋里的收益。
农用车有序排队运粮
“今年我种了12亩水稻,收成还不错,亩产能达到1000多斤。公司收购的价格是每斤1.2元,价格合适。”澄泰乡农民覃大哥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当地重要的稻米加工企业,盛泰米业今年计划收购早稻3000-4000吨,日均收购量约200-300吨。
盛泰米业董事长韦志东表示:“我们收购的价格是按市场行情来定,随行就市。目前生谷子的收购均价稳定在每斤1.2元左右,正是基于这份透明和公平,农户们每年都乐意把粮食送到我们这里来卖。”韦志东的话语中透露出企业对农户的信任和农户对企业的认可。
早稻入库
为了切实保障粮食质量和农民收益,盛泰米业不仅提供公平合理的收购价格,更积极履行企业责任,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我们发现好的品种,会第一时间推荐给合作的农户。农户种出符合标准的好谷子,我们保证优先、优价回收。”韦志东介绍道。
谈及未来规划,韦志东满怀信心,盛泰米业将持续寻找并推广优质稻种,引导农户科学种植,通过“优质优价”的回收机制,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为本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林县将优质稻米产业定位为富民兴县的重要引擎,全力打造“上林大米”品牌。通过政策扶持、基建完善、资金保障及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等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品牌溢价提升。目前,全县已培育规模水稻种植主体(含合作社、企业)138家、大米加工企业18家。创新推行“订单农业”保底价收购模式,稳定了农户收益预期;同时,结合土地流转、就业吸纳等多元化机制,辐射带动全县5.7万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其中脱贫户达1.6万户。这一系列有力举措,正为上林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