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和吉镇:积极抗旱保春耕 守好百姓“米袋子”
春耕时节,本应呈现沃野披绿、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在宾阳县和吉镇,今年的旱情却极其严重。面对严峻形势,和吉镇党委、镇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干部群众打响了一场抗旱保春耕的攻坚战,全力守护近2万亩春耕生产的“生命线”。
旱情告急:庄稼“喊渴”愁坏百姓
今年4月,往日波光粼粼的驼山江如今只剩干裂的河床。自2024年10月起,和吉镇仅下过三场小雨,两大灌溉渠道断流长达5个月,12座小型水库蓄水量少得可怜,致使1.4万亩庄稼无法正常种植。
面对如此严峻的旱情,和吉镇立即打开水库闸门放水,组织群众用农用车拉水,并发动5000多人次对32处抽水池进行除险加固,修缮和清淤了24公里毛细水渠。
清淤攻坚:打通渠道“生命线”
六冯电灌工程于1967年投入使用,其配套的六冯茂凌三级干渠灌溉着和吉镇近1万亩的农田。然而,由于资金短缺、权属纠纷等问题,该干渠荒废了42年。15公里长的渠道被泥沙严重淤塞,部分渠段还被非法搭建的棚房占据,沦为了一条“死渠”。
2025年春,面对全镇1.4万亩稻田干涸的严峻形势,和吉镇成立专班,启动“断头渠重生计划”,建立了“日调度、问题直报、限时销号”的工作机制,并明确表示,水渠不通,指挥部绝不撤离。
170多人的“护渠突击队”分成4组,24小时巡查26个闸口。党员干部带头钻进狭窄的涵管清淤,跳进齐腰深的泥水里堵出水口。15台挖掘机日夜不停地作业,经过不懈努力,5.5公里的渠道慢慢恢复了畅通,拆除了4处占道棚房,清理了30多吨垃圾,破拆了3处阻水墙。
百里引水:跨越障碍“送甘霖”
清淤虽打通了渠道的“血栓”,但水源短缺的难题依旧如阴霾般笼罩。和吉镇迅速协调各方资源,县水利局紧急启动2台大型抽水设备,开启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市水利局也积极响应,从桂中治旱工程调拨3台抽水设备紧急支援,全力将水流压往六冯茂凌三级干渠。
5月1日,当水流行至湘桂铁路段时,却遭遇了“卡脖子”困境。护坡下方管道狭窄且淤积严重,仅有1/3的水量能缓慢渗流,引水进度严重受阻。情况紧急,工作人员紧急调集可用抽水机,在铁路护坡两侧迅速架起“接力引水”阵线。经过数十次加压试验,水流如银链般飞驰而过,在艰难之地打开了一条输水通道。
5月2日晚8时48分,六冯干渠全线通水。随后,村民们加快了种植速度,播种进度一下子从39%提高到了72%。
和吉镇这场抗旱保春耕的攻坚战,干群齐心协力,不仅打通了灌溉渠道,更打通了干群之间的“心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