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大庙江拦水坝:开闸放水解旱情 政企联动护春耕
入春以来,上林县持续晴热少雨,多地农田面临严峻旱情。但在巷贤镇六联村的千亩稻田中,嫩绿的秧苗却迎风舒展,生机盎然。这份丰收的希望,源于大庙江拦水坝的精准调度与政企联动的有力保障。
大庙江拦水坝航拍全景图
动态调水保春耕1600亩农田“解渴”
“今年旱情罕见,下游农田一度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总监韦沅宏介绍,自春耕启动以来,景区积极响应党委和政府号召,实施动态调水措施,每隔三五天为下游村庄供水一次,累计放水量达14.46万立方米。通过阶梯式供水,精准覆盖耙田、播种、插秧等关键农时节点,确保六联村、樊庄、鄀庄等村庄的1600余亩农田灌溉无忧。
大庙江拦水坝航拍图
在六联村的稻田里,村民卢伟强正忙着查看秧苗长势:“春耕最怕缺水,今年多亏拦水坝及时开闸,目前秧苗长势还不错。”得益于科学调度,尽管旱情持续,当地耕作进度仍与往年持平,为粮食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水利设施“双功能”蓄水抗旱与乡村旅游协同
大庙江拦水坝不仅是抗旱保耕的“生命线”,也是当地探索“水利+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工程由主坝和副坝组成:主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蓄水量4.6万立方米,承担农业灌溉核心任务;副坝则兼顾漂流项目蓄水调节,设计库容9.86万立方米。面对旱情,景区主动调整运营计划,优先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大庙江清流蜿蜒入田,六联村秧苗青翠欲滴
“通过科学蓄水调水,我们既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也为大庙江景区发展留足空间。”韦沅宏表示,这一模式为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大庙江景区自筹资金1430万元修筑拦水坝,2023年项目建成后不仅提升了景区森林漂流等文旅项目体验感,在抗旱保耕和森林防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企联动显成效水利“调节器”护航民生
当前正值抗旱保耕关键阶段,上林县通过政企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调节器”作用。党政统筹协调、企业主动担当,形成抗旱合力。大庙江景区的快速响应,不仅保障了春耕生产,更彰显了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责任感。
据了解,受拉尼娜现象、大气环流等影响,2024 年 11 月以来全县气温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少,气象干旱持续。气象观测资料显示:2024 年 11 月 1 日至 2025年 4 月 18日,上林县累积降雨量约为 90.5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8%,偏少程度位居1957年以来第1位,全县51座大中小型水库有效蓄水约3645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减少约2300万立方米。目前,县水利局正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措施调度现有水源,着力缓解减小旱情影响,努力做好水库农业用水调度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大庙江拦水坝的实践,既是科技治水的生动案例,也是政企协同护农的典范。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上林县正以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之力,书写着“水润沃野、景兴民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