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四抓好”推进春耕备农业生产
青秀区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抢抓农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紧盯技术指导、农资保障、田间管理等重点环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多措并举推进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全力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丰收根基。
一、抓好早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统筹播种规划。确保粮油生产只增不减,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层层压实责任,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通过社交平台、大喇叭等渠道广泛宣传引导春耕备耕。今年城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22.11万亩,早稻播种面积7.8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0.25万亩以上,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截至目前,早稻已备秧田约0.31万亩,在田蔬菜面积约2.2万亩。建强基础设施。改善春耕生产条件,提升耕地质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勘测调研,统筹政府平台公司资源,今年计划实施建设1.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目前正进行3000亩的选址,已完成8000亩初步设计的编制。加强水库、水塘、灌溉管路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积极推进产业配套的水网路网规划和建设,今年落实约41.2万元对城区四个中型灌区开展约50公里的渠道清淤工作,保障满足春耕期间用水需求。保障种粮权益。及时公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细则,优化粮食补贴政策流程,鼓励农户和种植大户积极申报和落实地块,保证粮食生产补贴不折不扣地落实兑现,保障种粮农民权益,目前已统筹上级资金共1819万元,用于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二、抓好精准指导,确保科学生产
细化服务指导。整合农技推广、农业教学等专家力量,针对春耕备耕进展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指导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等环节,加强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针对甜瓜种植、设施蔬菜发展等,邀请技术专家到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助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目前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指导培训共计300余次。强化防灾减灾。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发布各类病虫草害信息,提醒开展春季种子消毒,加强指导追肥除草、排水降渍、抗旱保苗、病虫防控等防治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提示气象信息,做好抗旱涝灾害生产应对,多渠道多形式推广农作物防寒抗冻措施,积极防控春季低温冻害。深化合作交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与山东寿光农发集团在技术、管理方面开展合作,在辖区乡镇规划建设设施农业项目,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种子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培训方面开展合作,专业技术团队、科研团队超20人常驻合作村镇,一线答疑解惑,大力引导公司、村干部、种植大户一起分析市场、共享信息,着眼春季农产品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合理种植与上市。
三、抓好绿色转型,确保生态循环
促进控量提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应用企业自主研发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智慧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推进节约资源、科学施肥,城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20万亩次,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90%以上,绿肥种植面积1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2万亩,化肥用量实现负增长。创新农膜使用。深入开展农用薄膜管理和新技术推广工作,试点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开展农用薄膜覆盖替代技术示范推广,组织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率先建成市级农用薄膜新技术示范区,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点实现全覆盖,推进科学用膜,提高农田续耕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资保量保质。严格把控农资质量安全,组织人员深入各镇农资店,对经营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开展深入调查,重点围绕农资产品质量、经营主体资质合法性、包装标识规范性、产品宣传真实性全面检查,确保产品明码标价、经营台账完整,农户用上绿色放心农资。截至目前,春耕共储备稻种3.85万公斤,玉米种子0.9万公斤,储备化肥、各类农药和农膜超420吨,占备耕数量35%。
四、抓好科技创新,确保提产增效
加速良种培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华南研发中心建设,通过种子改良、选育,以及栽培技术上的创新,实现蔬菜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质量把控,目前共建成48亩实验基地,初步筛选出12个抗逆性较强、综合性状较好的蔬菜品种。拓展智慧农业。采用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生产技术,通过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各大棚的空气温度、土壤含水率、光照强度等数据,控制系统进行浇灌、施肥,调节春季蔬菜种植条件,大幅节约人力、物力,实现“在网上就能种菜”,累计建成84个现代设施蔬菜大棚。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在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利用智能灌溉系统、农业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全力提高水稻亩产效益。助力机械作业。强化春季耕作生产机械化的组织工作,指导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农机具的维护保养、检查调试,做细本地农机服务点对接工作,保障犁地、播种、施肥、打药等业务服务提供到位,督促农机经销商及时开展备货工作,做到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向农户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材料,确保农机的安全使用。春耕期间累计投入农业生产农机具5783台,机耕面积6658.4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