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农业,助力春耕生产 ——南宁市智慧农业开启春耕生产新模式
随着春耕时节的到来,南宁市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充满了“科技范儿”。通过智能监测系统、植保无人机、智能水肥一体化、AI巡园机器人以及“AI农场天气”“土地AI”等技术的应用,南宁市正以智慧农业新模式推动春耕生产高效、精准、可持续开展。
一、智慧大棚助力春耕,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走进青秀区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春耕生产正以智慧农业的方式高效展开。该基地充分发挥寿光蔬菜产业全链条优势,以科技加持、数字赋能、标准化管理,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智能物联网系统加持,蔬菜大棚变身“绿色工厂”,让村民进入“在网上就能种菜”的“慧种菜”时代。在智慧农业技术的加持下,蔬菜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测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率等关键数值,只需2个人就能完成1个8亩的大棚日常管护基地,同时蔬菜亩均产值将达到传统蔬菜产值的4至5倍。
二、精准灌溉与智能喷药,助力春耕生产
在隆安县数字果园基地,由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精准灌溉系统和智能喷药系统正为果园管理注入科技力量。精准灌溉系统通过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根据果树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确保果树健康生长;智能喷药系统则利用无人机和AI识别技术,精准定位病虫害区域,实现高效、均匀的农药喷洒,减少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春耕生产的效率,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AI巡园+智能服务,田间管理更高效
在南宁市的葡萄园基地内,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AI巡园机器人正忙碌地穿梭于田间地头,自动执行巡园任务,管理人员在手机驾驶舱界面就可以远程查看园内作物长势和病虫害情况。与此同时,该公司的“耘眼AI智能服务系统”也在大显身手。该系统利用图像识别和大数据技术,通过手机端,短短的2秒钟便能帮助农民快速识别病虫害种类和作物营养缺失问题,并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案和田间管理建议,帮助农户用药成本降低40%,农药滥用错用减少20%以上,真正实现了“科技零门槛惠农”。
四、春耕生产“空中卫士”,科技赋能绿色农业
在春耕生产中,植保无人机成为了农田管理的“空中卫士”。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够高效完成农药喷洒任务,还通过释放生物天敌(如螟黄赤眼蜂)实现绿色防治,为春耕生产注入科技力量。传统的人工喷洒农药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覆盖不均、药物浪费等问题。而植保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农田的喷洒作业,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同时,无人机作业避免了农民直接接触农药,保障了人身安全。植保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是南宁市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手段,春耕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环保,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随着春耕生产的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为南宁市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靠天吃饭”到“靠数据种地”,智慧农业正引领南宁市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