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润葡藤 彩绘映新风——柳江乡村振兴双轨纪实
晨光熹微,鲁比葡萄种植基地的观景台上,万亩大棚在薄雾中绵延如海。
8时许,架下果农三两组队,指尖翻飞间白纸轻托沉甸甸的"阳光玫瑰"——这项标准化疏果技术,助力成团镇近3万亩葡萄年产量达4万吨。装箱区里,工人们正为每串葡萄"量身定制"独立包装,"地理标志"商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冷链车轰鸣启动,这些糖度满分的“绿水晶”,即将开启跨国旅程。
十时三十分,科棉屯的油茶香漫过1818平方米彩绘墙,撞碎村庄的宁静。
"美丽科棉欢迎您"的彩绘墙旁,红色群议铺正上演民主议事。"道路宽了村子才美!"村民A的呼声与白板上"道路窄和基础设施问题""田间安全"等交织。
斑驳石墙嵌着“礼金200元封顶”的朱砂刻文,见证着旧俗的退场。
议事声未歇,骑行队伍掠过《蒙德里安多彩乡村》墙绘,车铃与笑声为"网红打卡村"作了鲜活注脚。
离村时回望
冷链车辙与单车轨迹在彩绘村道交织,车箱里阳光葡萄的冷雾与村屯墙绘新颜在光影中交融。议事铺白板记录着民主温度,葡萄箱商标折射产业精度——产业技术的精进与文明乡风的深耕,终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共绘甜熟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