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姐妹九年坚守,助力家乡黄皮果变身“致富果”
7月25日清晨,柳城县东泉镇永安村罗家屯的一处农家院热闹非凡。金黄饱满的黄皮果堆满院落,十余名村民熟练地修剪果枝、分拣装筐。谢柳珍、谢柳梅姐妹忙碌其中,一边仔细核对果农送来的鲜果重量,一边叮嘱工人严格把控分拣标准。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实则是连接产地与广东市场的黄皮果集散枢纽。自7月24日开秤后,这里日均发货量已突破1万斤。
姐姐谢柳梅擦着额头的汗水,指着筐中色泽鲜亮的无核黄皮和鸡心黄皮介绍说:“这些都是广东客商指定要的品种。”拥有九年水果代购经验的她,对广东市场的喜好十分熟悉。2016年,在外务工多年的谢柳梅回到家乡,敏锐察觉到广西特色水果在珠三角地区的广阔市场空间,她说:“广东人喜爱新鲜水果,咱们这儿的黄皮果口感好、品种丰富,就是缺少稳定的外销途径。”
凭借在广东务工积累的客商资源与良好信誉,谢柳梅拉上妹妹谢柳珍,在村里设立水果代购点。每年黄皮果成熟前一个月,姐妹俩就穿梭于周边村屯的果园,挨家挨户挑选、预定果实,从源头保障品质。
谢柳珍表示:“果农摘果后直接送来,我们当天收购、当天发货,确保黄皮果运到广东时依然新鲜。”为赶上物流配送,她们常常早上7点就组织分拣工作,保证鲜果在24小时内送达广东市场。
历经九年的坚持,这份“从田间到市场”的事业,不仅让两广消费者品尝到广西黄皮果的鲜美,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每年收果旺季,谢柳梅都会聘请本村10余名闲置劳动力帮忙,日薪140元。
如今,佛子村的黄皮果通过姐妹俩的销售渠道,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
谢柳梅算了一笔账:“今年预计收购40万斤,按照当前行情,除去成本,果农能增收不少,我们自己也能有稳定收入。”
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从独自打拼到带动乡亲,谢柳珍、谢柳梅姐妹用九年时间,成功让家乡的黄皮果走出深山。随着黄皮果外销规模逐年扩大,这颗桂中乡村的“黄金果”,正成为连接两广市场、助力农户增收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