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果变成畅销货——鲜果未摘订单已到,产业加工链延伸实现二次增值
村民查看黄金百香果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7月中旬,在柳城县社冲乡无忧村福成屯的水果科技示范区,40亩黄金百香果正处于膨果冲刺期,“再过一周就进入集中采摘期,今年果子长得好,早早就有收购商前来预订。”基地管理员陈金泰看着饱满的果实笑道。
陈金泰种植百香果已有5年,最初种植在零散地块,面积只有几亩,如今在合作社激励下种植规模已扩大到40亩。“以前种植紫皮果,虽然产量高但甜度一般,收购价每斤3元。”他坦言,种植户最愁的是市场行情波动,销量不稳定,有可能辛苦一年却白忙活。2021年百香果滞销,大批熟透的果实堆在田埂上腐烂,至今回想起来他仍心有余悸。
转折发生在3年前,村里合作社引进黄金百香果品种,邀请农技专家全程指导,陈金泰第一个报名试种,“黄金百香果甜度高、口感好,鲜果销售价格翻番。”更关键的是,随着我市百香果深加工产业日趋成熟,曾经的滞销痛点迎刃而解,这让陈金泰备感踏实。如今,大部分果实已被预订,优质果作为高端鲜果销售,其余果实送往加工车间制作果酱、果汁和果脯。“今年黄金百香果长势特别好,预计亩产达到2000斤,地头批发价涨了2元,扣除成本一亩地可收入7000元至8000元。”陈金泰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眼里充满对丰收的期待。
在距离福成屯数十公里的柳江区进德镇一家加工厂里,机器已完成调试,正等待新一季百香果入库。“哪怕过了采摘季,果实的价值还能延续。”一名具有多年加工经验的工人介绍:“完好的鲜果可制作鲜榨原浆,略有瑕疵的果实做成果冻;果皮烘干后可制成果脯。”凭借多项加工技术专利,该厂生产的百香果系列产品销售期可覆盖全年,不仅供应本地超市,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柳州百香果的香甜滋味。
如今,陈金泰凭借生态种植让鲜果身价大幅提升,而水果深加工技术可实现二次增值。据悉,福成屯水果科技示范区已开始规划合作建厂,黄金百香果将实现“枝头—生产线—货架”无缝衔接。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了解到,百香果种植已遍布我市各县域及柳东新区、柳南区、柳北区,总种植面积近万亩。另外,我市通过“鲜销保高价+加工稳收益”双轮驱动,“一产”稳收、“二产”增利、“三产”拓市,产业链全面贯通,让百香果的“增值之路”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