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拉一趟就有一笔收入” ——聚焦榨季坚守岗位以车为家的运蔗司机群体
运蔗货车在停车场等待卸车,河对面就是糖厂。
韦先生摊开工具包查看工具。
“不跟你聊了,我得抓紧时间休息一会。”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春节假期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可像韦先生这样的运蔗司机,从榨季开始就以车为家,每天运输甘蔗。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仍坚守岗位,连春节也不例外。韦先生说,“榨季只有100多天,每拉一趟就有一笔收入,谁都不想错过。”
韦先生是柳城县大埔镇人,今年30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工作地点离家较远,从榨季开始到现在,他很少回家。根据糖厂的安排,韦先生前往指定村屯运输甘蔗,平均每天运输3趟。
说到运输目的地,近的路程只有几公里,远的有七八十公里。比如到距离最远的融安县沙子乡,单程就有80多公里。运费根据路程远近、路况和载重情况计算,一般每吨每公里运费约0.6元,扣除油费等开支,平均每趟有几百元收入。整个榨季运输繁忙,工作量很大,但收入较为可观,平均每月有1万多元。
“把甘蔗运回来,在卸车之前我们都不敢走远。”韦先生说,这几年制定了运输规则,大家按照规则有序装卸车,不像以往有司机插队卸车。如今大家养成了习惯,车辆进入停车场按秩序停放,司机接到通知才开车前往糖厂排队卸车。
不过,由于不知道具体的卸车时间,等待过程短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其间司机都不敢走远。记者看到,在货车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前,摆放着几大盒自热饭。
“有时饿了来不及出去吃饭,就先吃些自热饭充饥。”韦先生说,平时吃饭问题一般在附近粉店或快餐店解决,晚上就在车上睡觉。说话间,有位同行前来向他借用工具修车,他当即将工具包摊开在地并找出一把扳手。
“因为待会要卸车,我们先去吃饭了。”来自柳城县太平镇的黄富平从2018年开始到凤山糖厂运输甘蔗,迄今已有7年,运蔗货车已换了两三辆。
据了解,运蔗车辆属于司机个人所有,但必须符合糖厂的运输要求。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司机不能驾驶大吨位货车,更不能超载运输。
“我们一般购买二手货车。”黄富平说,很多车主除了榨季运蔗,平时很难找到运输货源,为了降低成本,大家就购买二手货车。正常情况下,一般第二个榨季就能收回成本。
在采访中,每个受访对象都是聊了一会,就抓紧时间休息了。只见他们将车门一关,拉上帘子,往座位上一躺,这小小的驾驶室就成了他们休息的地方。
记者从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凤山糖厂了解到,2024/2025年榨季,该厂每天约榨1万吨甘蔗,共有221辆货车运输原料蔗。从榨季开始,这些货车从四面八方来到糖厂,根据糖厂的安排前往收蔗地点,将农户砍下的甘蔗运到糖厂作为原料蔗。为了确保原料蔗供应,保障糖厂正常开榨,这些运蔗司机整个榨季都坚守岗位,以车为家,不仅为生活奋斗,更是为甜蜜的事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