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高质量完成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5年11月1日,随着最后一期培训班结业,象州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圆满收官。自5月份启动以来,象州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广西安智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历时7个月举办14期培训班,覆盖水稻、农机、智慧农业、玉米、油菜、数字化技能应用等6大产业领域,累计培训学员707人,在广西全区率先完成年度培育任务,并作为唯一县级单位在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人员线上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精准施策:构建“产业+技能”双轮驱动培育体系
针对象州县农业产业特色,培训班创新设计“基础理论+实操实训+案例研讨”三维课程体系。水稻种植班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农机班设置智能农机操作模拟舱,智慧农业班开展智能农机使用,玉米和油菜班则聚焦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数字化技能应用班通过“手机变农具”培训,帮助学员掌握电商直播、农产品溯源等技能,实现“一人一技一产业”精准赋能。
二、突出实效:学员收获“看得见、用得上”的成果
“以前种水稻靠经验,现在用手机就能监测土壤湿度,亩产提高了15%!”参加智慧农业班的学员黄某学员感慨道。据统计,培训班学员中,68%实现技术应用落地,42%带动周边农户组建合作社,22%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油菜种植班学员李某运用所学技术,将传统油菜田改造成“油稻轮作”示范基地,亩均收益增加1000多元。
三、创新模式:打造“政企协”协同培育新样板
象州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广西安智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政府统筹+企业运营+协会协同”的培育机制。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训”“本地专家+外聘导师”双结合模式,解决“工学矛盾”和师资短缺问题。同时,建立“培训-跟踪-回访”闭环服务,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后续支持,确保培育成果长效转化。
四、示范引领:为全区农民培育提供“象州经验”
在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人员线上会议上,象州县农业农村局韦在雄副局长分享了“课堂理论学习→基地实训记录→田间实训拓展交流”三阶段递进模式,打通学用贯通的最后一里路,让先进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象州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为全区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五、展望未来: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农人”主力军
象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粮食安全、产业升级、数字赋能”三大方向,持续优化培育体系,计划2026年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农民,打造3-5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为象州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象州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随着更多“新农人”投身现代农业,象州县的田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