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结硕果 红皮花生成农民增收“红色引擎”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大塘镇木兰村的800多亩秋花生“桂花红”种植基地里,采收正酣,农户们穿梭在地头,饱满的鲜荚装满箩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一幅粮丰农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2025年10月底,忻城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多部门,深入该村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地测产工作,用精准数据检验丰收成果。“今年种花生比种玉米划算多了!”喊洞屯农户蓝永安指着刚采收的花生笑得合不拢嘴。他种植了8亩秋花生,目前仅采收1亩就收获鲜荚365公斤,按地头市场价5.6-6元/公斤计算,每亩比往年种玉米增收约300元,产量达标的地块还能申请政府补贴,收益有了双重保障。

忻城县大塘镇木兰村木洞屯采收花生实景
测产数据更印证了丰收实效。经现场测量,木兰村花生每平方米种植密度约20-25株,平均每亩种植约16000株,亩产鲜荚高达400公斤。“即便上半年遭遇干旱,我们还是咬牙扩大了花生种植面积,没想到收益超出预期!”木兰村委副主任蓝昌全介绍,花生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且采收后不愁销路,每亩能为农户带来约1400元增收,卖花生的钱当天就能到账,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干劲更足。此外,在龙佳屯还将90多亩闲置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统一经营,既避免了土地撂荒,又为村民增添了土地流转收入,实现“地尽其用、农有所得”。

忻城县大塘镇木兰村喊洞屯现场测量面积实景
据了解,大塘镇木兰村此次共有58户农户(含1个种植大户)参与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覆盖全村所有村屯。为持续稳定粮油生产,该村还积极推广“双季作物+冬种油菜或绿肥”的种植模式,结合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举措,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如今,特色红皮花生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不仅为粮油稳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

忻城县大塘镇木兰村喊洞屯采收花生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