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田间地头忙验收 产业以奖代补精准惠农户
连日来,忻城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县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组建专项验收组,深入全县12个乡镇,全面开展2025年产业以奖代补县级验收工作。验收组坚持“实地勘测、逐户核查”原则,全力确保奖补资金精准惠及符合条件的主体。2025年全县产业奖补资金总额达5416万元,覆盖1.9万户农户及经营主体。
验收现场没有复杂仪器,工作人员全凭 “步量测亩、实地清点” 推进核查,重点覆盖桑、糯玉米、牛、羊、花生、大豆、水稻等当地特色产业。在安东乡水稻田里,验收人员俯身查看稻穗饱满度,逐垄核对种植面积,农户卢少温笑着说:“等拿到奖补款,正好买优质肥料,明年争取再增产!” 安东乡的糯玉米田里,验收组通过拉尺丈量土地、随机抽样称重测产,精准确认种植规模与品质;红渡镇六碟村,验收组走进赖胜飞家,仔细核查蚕茧产量、养殖记录,确认庭院养蚕项目达标。“靠着闲置农房养蚕,加上奖补资金,一年增收了差不多2万元!” 赖胜飞难掩喜悦,算起了增收账。

忻城县红渡镇六碟村赖胜飞户正在喂养桑蚕
此次验收工作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全程公示”机制,规范流程、保障公平。在核查过程中,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3个行政村,随机核查每个乡镇的申报户不低于20户,详细记录种植面积、养殖数量等核心数据,同时主动收集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需求,为后续精准提供帮扶奠定基础。在奖补标准方面,延续差异化政策:监测户新种植桑树,每亩可获1200元奖补;2016-2020年脱贫户种植糯玉米,每亩奖补240元,且每户每年奖补累计不超过5000元。
“以奖代补政策的持续推进,为我县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今年桑蚕、糯玉米等主导产业的奖补落实,进一步推动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产业帮扶覆盖率超90%,政策成效显著。”县农业农村局该项工作负责人江先杰介绍,目前本次验收工作已完成,随着奖补资金的拨付,将进一步推动忻城县特色产业扩规模、提品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