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二十三期--切实抓好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受气候、病虫源、苗情、田间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县晚稻前期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随着水稻生长进入中后期,田间密蔽,湿度大,“两迁”害虫逐步回迁,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田间病虫监测,切实抓好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晚稻生产安全。
一、发生动态
1.二化螟:根据近期田间调查,晚稻前期二化螟为害枯心率最高5.3%,一般0-0.6%。预计晚稻中后期二化螟为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蚁螟盛孵期(防治适期)9月15日~30日,各农户要注意田间检查,发现为害及时施药防治。
2.三化螟:根据本站近期田间调查,晚稻前期三化螟为害枯心率最高6.5%,一般0-1.2%。预计晚稻中后期三化螟为3(4)级(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蚁螟盛孵期(防治适期)9月18日~10月3日,各农户要注意田间检查,发现为害及时施药防治。
3.稻飞虱:根据本站最近田间调查,稻飞虱成若虫虫口密度最高的3100头/百丛,加权平均320头/百丛。受第五代稻飞虱残留虫源累积和回迁虫源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晚稻中后期稻飞虱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预计第六代低龄若虫盛发期出现在9月14日~24日。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孕穗期成若虫虫口密度达500头/百丛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
4.稻纵卷叶螟:据本站近日田间调查,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最高220头/亩,加权平均12头/亩,田间卵量最高16粒/百丛,加权平均2粒/百丛。预计晚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3级(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预计第六代低龄幼虫盛期9月15~25日,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孕穗期虫口密度达30头/百丛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
5.稻瘟病:根据本站近期田间调查,稻瘟病病叶率最高3.4%,加权平均0,病情指数最高3.2,加权平均0,预计中后期稻叶瘟病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穗瘟病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主要在历史发生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的区域发生,叶瘟病持续至9月中、下旬,穗瘟病将主要流行于10月上、中旬。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施药防治。
6.稻纹枯病:根据我站最近田间调查,稻纹枯病病丛率最高40%,加权平均7.2%,病情指数最高19.7,加权平均3.5。由于该病在早稻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田间残留有较大的菌源基数,中后期田间密蔽,湿度大,极有利于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预计晚稻中后期稻纹枯病4级(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各农户应加强田间检查,凡病丛率达15%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据本站近期田间调查,此病今年发生较早,目前在古蓬镇东河村、城关镇都乐村有不少田块发病,其中野香优莉丝较为感病。预计晚稻中后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特别注意在台风过后加强检查,发现为害及时施药防治。
8.白叶枯病
受台风的影响,个别田块存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混合发生情况,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主。 后期的叶枯型症状多在叶片两侧出现不规则水渍状坏死斑,逐步向下扩展,初为黄白色,后为灰白色或枯白色,边缘波纹状,病斑上有时有蜜黄色菌脓外溢。
9.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带病毒的白背飞虱传播引起,晚稻前期部分田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星发病,预计今年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发现为害及时施药防治。
10.稻曲病:近年该病发生加重,种植优质稻谷面积大,抗性相对较弱,加上田间残留有一定的菌源基数,预计该病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该病在水稻抽穗至齐穗期入侵,防治适期在齐穗扬花期。
此外,稻蝽蟓、稻蝗、稻叶蝉类等轻发生,请注意防控。
二、防治意见
1.加强晚稻中后期水肥管理,适时补施穗肥、粒肥,有条件的可以适当使用硅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增加水稻植株的抗逆性,适度露、晒田,坚持湿润灌溉,增强稻丛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干干湿湿,保持青枝腊秆,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9月中旬要及时抓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叶瘟病、稻纹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的防治工作,9月下旬以后要做好水稻螟虫、穗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虫的防治工作。
3.发现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带离田间烧毁或踩入泥中,减少田间毒源。
4.化学防治:要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二化螟、三化螟的防治要抓住螟卵孵化盛期,水稻大胎破口期用药;其他虫害掌握在低龄期用药,病害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农药应交替使用或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合理混合使用。
(1)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在螟卵孵化盛期内,应掌握禾苗“先裂胎破口先用药,后裂胎破口后用药”的原则,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马拉·杀螟松、阿维·毒死蜱、阿维·三唑磷、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加杀虫双(或杀虫单)、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农药按说明用量亩兑水50—60公斤喷雾。目前,由于二化螟和三化螟混合发生,同时为害,在防治三化螟时可兼治二化螟。
(2)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醚菊酯、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高效低毒农药于田间若虫高峰期进行施药防治。
(3)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阿维•毒死蜱、唑磷•毒死蜱、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农药按常规用量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防治。
(4)防治稻瘿蚊:可选用阿维·毒死蜱、吡虫啉、阿维·三唑磷等农药按说明用量兑水喷雾。
(5)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井·唑·多菌灵、多抗霉素、申嗪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农药按常规用量兑水喷雾。预防穗瘟应在大胎破口期喷药一次,齐穗期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次。
(6)防治稻纹枯病: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农药于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7)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可选用噻菌铜、叶枯唑(叶青双)、叶枯净、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噻唑锌、噻森铜、消菌灵、铜大师(氧化亚铜)等杀菌剂按说明用量兑水喷施。
(8)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发病初期可用宁南霉素、毒氟磷、病毒A、消毒灵加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和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混合喷施。
(9)防治稻曲病:可选用75%肟菌•戊唑醇、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24%噻呋酰胺(满穗)、43%戊唑醇(好力克)、12.5%氟环唑(欧博)、27.12%碱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75%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苗盛)等农药按说明用量每亩兑水6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