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县科技特派员全程护航 协助中央财经大学实践团调研生态产业与科技赋能路径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产研融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央财经大学校团委 “青春石榴队” 暑期实践团赴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 “瑶族文化遗产活化与特色产业赋能民族共富” 主题调研。为确保调研精准对接县域产业实际、深度挖掘科技赋能成效,金秀县农业农村局主动统筹协调,组织乡村科技特派员全程参与、靠前服务,以 “科技视角” 助力实践团解码瑶乡生态产业发展密码,为校地协同推动乡村振兴搭建桥梁。
一、科技特派员带队研学 解锁生态农业科技内核
作为县域农业科技服务的 “主力军”,金秀县乡村科技特派员、县畜牧水产站干部廖剑锋主动承担实践团产业调研向导职责,聚焦 “科技如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核心议题,带领实践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实地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变革。
在桐木镇古池屯的智慧农业大棚内,廖剑锋向实践团详细演示了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采集湿度、养分数据,系统可自动调控水肥配比与灌溉时长,实现 “按需供给、精准施肥”。“以前农户靠经验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影响作物品质;现在靠数据说话,亩均节水 30%、节肥 20%,作物产量和质量还能双提升。” 廖剑锋结合多年服务经验,对比传统种植与智慧种植的差异,让实践团直观理解科技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
实践团在智慧农业大棚研学
实践团在学研水肥一体操作
随后,实践团前往金秀大鲵(娃娃鱼)、鲟鱼养殖基地。廖剑锋介绍,依托金秀 “中国天然氧吧” 的生态禀赋,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基地构建了 “天然活水源 + 水质实时监测” 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安装水体温度、溶解氧等监测设备,确保养殖环境稳定可控。“虽然这类水产养殖存在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问题,但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基地通过优化养殖密度、改进病害防治技术,已实现亩产效益提升 15%,成为‘生态 + 科技’的特色养殖典范。” 实践团成员在调研日志中写道:“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让‘绿水青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能变现的‘金山银山’。”
实践团在研学探秘大鲵生态养殖
二、联动科技企业调研 见证特色产业升级成效
为进一步了解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延伸情况,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协调对接下,实践团先后走进汇泉瑶膳食品有限公司、壹捌贰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宏瑶生物科技集团等县域重点农业科技企业,深入生产车间观摩特色农产品从 “原料” 到 “成品” 的全链条加工过程。
在汇泉瑶膳的瑶药深加工车间,企业负责人结合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技术支持案例,介绍了瑶药从传统煎煮到标准化提取的升级路径:“过去瑶药多以原材料或粗加工形式销售,附加值低;在科技特派员对接的广西农科院专家指导下,我们研发了瑶药养生茶、瑶药膳食包等产品,通过低温萃取、真空包装等技术保留有效成分,产品溢价空间提升了 3-5 倍。” 实践团了解到,目前该企业已带动周边 50 余户农户种植瑶药,户均年增收 2 万余元,实现 “企业增效、农户增收” 的双赢。
在广西宏瑶生物科技集团,实践团重点调研了瑶药研发与质量控制环节。负责人补充道:“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户标准化种植,并协助企业建立‘从田间到车间’的质量追溯体系,为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支撑。” 校地双方围绕 “如何进一步推动瑶药产学研融合” 展开深入交流,实践团结合经济学专业优势,为企业提出 “拓展电商渠道、打造地域品牌” 的建议,得到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的认可。
此次校地调研中,金秀县乡村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 “技术向导、桥梁纽带” 作用,既让高校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县域生态产业的科技赋能成效,也为后续校地合作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金秀县科技特派员团队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需求,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协同合作,以更精准的科技服务助力瑶乡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