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十六期(抓好秋玉米、晚稻前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我县当前秋玉米生育期苗期至抽雄期均有存在,苗情不整齐复杂,桥梁田多,利于草地贪夜蛾迁移辗转为害。晚稻种植时期不一,部分已进入分蘖期,部分还处于返青期。种植中稻的部分正处成熟期。晚稻苗情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应深入玉米、晚稻田间调查,指导农户达标防治,确保秋粮丰收。
一、玉米病虫害发生动态
据调查,秋玉米主要遭受草地贪夜蛾危害,幼虫虫量最高为60头/百株,低为9头/百株,平均为15头/百株;被害株率最高为55%,低为2%,平均13%。预计秋玉米发生程度为中等程度发生。希望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应及时施药防治。
二、水稻病虫害发生态势
(一)稻纵卷叶螟:为害早插田,虫口密度高35头/百丛,低0,平均10头/百丛,为轻发生。实行达标防治,当田间幼虫达50头/百丛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二)稻飞虱:早插田田间若虫虫口密度高1100头/百丛,低0,平均450头/百丛,为轻发生,严格实行达标防治,当田间幼虫达1000头/百丛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三)二化螟: 近年来二化螟在水稻上发生与为害程度明显上升,该虫食性杂,各代发生期拉长,形成多次发蛾高峰,发生期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我县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形成桥梁田存在有利于二化螟危害,寺村、马坪、石龙等乡镇需要特别注意防控该虫害。
(四)稻瘟病: 我县晚稻种植的多为常规品种,易感稻瘟病,预计晚稻前期叶瘟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各农户应注意田间检查,预防为主,发现病害及时施药防治。
(五)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该病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该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该病害导致产量损失10-30%,甚至失收。前期防治稻飞虱,可减少该病发生的风险。
二、生产建议及防治意见:
(一) 田间管理
要及时施肥,氮、磷、钾肥料合理配合施用,提高农作物自身抗病能力。
(二)物理防治:
(1)利用害虫有趋光性的特点,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各种虫害。
(2)利用性诱剂、食诱剂诱杀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等成虫,减少交配机会,降低卵受精率,降低卵孵化率,达到控制虫害目的。
(三)化学防治:
1、玉米草地贪夜蛾 :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维•虫螨腈、甲维•茚虫威、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等药剂。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和剂量进行适量喷洒。注意抓住低龄(1-3龄)幼虫期施药防治。施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定点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幼虫发生为害部位。
2、晚稻病虫害防治
(1)稻纵卷叶螟:实行达标防治,当田间幼虫达50头/百丛时进行防治,药剂可选: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乳油、毒死蜱乳油等按说明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2)稻飞虱:结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好晚稻前期稻飞虱,实行达标防治,当田间幼虫达1000头/百丛时进行施药防治,药物可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WP、20%醚菊酯乳油、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5%吡蚜酮WP等按说明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3)二化螟:药剂可选用30%阿维毒死蜱+杀虫双、6%茚虫威+杀虫双、55%特杀螟可湿性粉剂+杀虫双、阿维菌素+杀虫双、杀虫双+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双等。
(4)稻瘟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三环唑、井·唑·多菌灵、稻瘟灵、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农药按常规用量兑水喷雾。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勿乱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