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稳岗就业促增收 精准施策固成果
今年以来,兴宾区将稳岗就业作为群众增收的核心抓手,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服务保障、政策红利”四项举措,推动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5480人,同比增加2020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以扎实行动巩固了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紧盯三类重点群体,筑牢就业增收根基。一是兜牢残疾人就业底线。整合残联、人社、移民、农业农村、总工会等资源,依托残疾人之家等阵地,在7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助残就业·桂在行动”活动,落实提级帮扶措施,实现残疾人就业100多人次,其中“两类重点群体”全覆盖,兴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获中国残联领导肯定。二是动态清零返乡回流人员失业。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对108名返乡人员精准推送岗位、组织参加专场招聘、引导参与技能培训、开发本地岗位等方式,72人实现再就业,剩余36人全部落实“251”帮扶。三是力促毕业生稳定就业。 对“雨露计划”毕业生和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2025年,“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率达91.06%,351名高校生就业率达90.88%。
二、拓展四条就业路径,激发本地用工活力。一是公益岗位兜底安置。规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808个,累计发放补贴1840.84万元,重点保障弱劳力、半劳力群体基本收入。二是帮扶车间扩容提质。持续优化扶持政策,50家正常运营的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786人,超目标任务82.79%,成为家门口就业主阵地。三是零工市场灵活促收。 建成3个零工市场、3个就业服务站,为零工人员提供“一站式”灵活就业服务。四是设施农业带动增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凤凰镇蓝莓基地、小平阳新三智慧农业项目,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带动务工就业200余人。
三、实施三项服务行动,提升人岗匹配效能。一是“点对点”送工保畅通。组织专车专列为赴粤返岗的149名农民工提供免费包车服务,包车10批次组织439名求职者(脱贫劳动力114人)到辖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参观求职,实现“出家门到厂门”无缝衔接。二是专场招聘搭桥梁。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25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043人。三是技能培训强素质。围绕粤桂协作产业、家政服务等开展订单式培训52期,培训脱贫人口80人次,提升脱贫人口就业竞争力。
四、落实三类政策保障,巩固稳岗就业成果。一是跨省补助减负担。简化流程、加强宣传,通过“政策找人”服务,确保跨省务工脱贫劳动力交通补助政策“应享尽享、应补尽补”。针对两类重点群体给予政策倾斜,出台《来宾市兴宾区2025年监测对象“两类重点群体”若干帮扶措施》,提高补助标准。今年以来,为11312名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227.57万元,其中两类重点群体33人补助1.65万元。二是县域务工增动力。落实县域内稳定就业劳务补助政策,对在本地企业、帮扶车间等稳定就业的脱贫人口给予补助。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补助237.71万元,惠及2046名脱贫人口。三是企业减税激活力。积极宣传并协助10家企业落实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政策,惠及脱贫人口162人,形成“就业—企业—政策”良性循环。
下一步,兴宾区将持续在精准帮扶、就业渠道拓展、服务优化上发力,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中有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