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镇:百亩毛豆喜丰收 特色产业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盛夏时节,罗秀镇礼教村露天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盛景。160亩连片毛豆田里,饱满翠绿的豆荚压弯枝头,300余名村民穿梭其间熟练采摘,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颗颗"金豆豆"不仅装满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成为罗秀镇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科技赋能结硕果 亩产突破1500斤
"今年采用新培育的'翠玉3号'品种,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豆荚密度比往年提高20%。"基地负责人陈登俊捧起一串豆荚介绍道,通过与广西农科院合作建立的标准化种植体系,毛豆生长周期缩短至95天,预计总产量可达24万斤。现场随机抽样显示,单株结荚数超过45个,商品果率达92%,品质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家门口就业促增收 银发群体焕发新活力
在采摘队伍中,68岁的熊奶奶带着8岁孙子格外引人注目。"我早上6点半就来干活,一天能摘130多斤,挣65块钱!"老人擦着汗水笑道。基地实行"计件制+弹性工时"模式,吸引周边6个村屯的500余名村民务工,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5%。据统计,采收期人均增收超4000元,真正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
产业链延伸添动能 农旅融合启新篇
罗秀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已形成涵盖种苗培育、冷链物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韦振华表示,下一步将建设毛豆预制菜加工厂,开发即食豆粒、速冻毛豆仁等10余种产品,预计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同时结合"古韵罗秀"文旅资源,打造"春赏花、夏摘果、秋丰收"的农事体验路线,今年已吸引游客2.3万人次。
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 特色种植绘就振兴图
近年来,罗秀镇累计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设施农业园区8个,培育圣女果、哈密瓜等12个特色品种,形成"四季有果、月月有菜"的产业格局。202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47%,带动3200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