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第三代水稻钻蛀类螟虫发生预报及防治工作建议
武宣县发生的水稻钻蛀类螟虫主要有二化螟和大螟、三化螟,近年来二化螟发生逐年增多,已成为该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三化螟却逐年减少。其中二化螟、大螟为杂食性,为害水稻、甘蔗、玉米等;三化螟为专食性,仅为害水稻。7月18日-20日武宣县二塘镇、黄茆镇、东乡镇、桐岭镇、禄新镇各监测点二化螟灯下虫数量在250-650头/日,黄茆镇监测点二化螟灯下虫数量还在上升,与去年同比持平,灯下螟蛾和三化螟灯下未监测到。
一、发生期预计
综合上代虫源发育进度及气候等各方面因素,预计该县今年第三代水稻钻蛀类螟虫各虫态发生期如下:
螟蛾始盛期:7月14日-16日:
螟蛾高峰期:7月20日-22日:
螟蛾盛末期:7月26日-28日:
蚁螟始盛期:7月21日-23日:
蚁螟高峰期:7月27日-29日:
蚁螟盛末期:8月2日-4日。
二、发生程度预计
根据第二代田间残虫情况结合农事、气象、晚稻苗情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该县第3代二化螟为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主要产卵对象为7月下旬播种的晚稻秧田和8月上旬插秧移栽的早插大田,发生面积约2.0-4.0万亩。
三、防治工作建议
第三代水稻钻蛀类螟虫主要为害晚稻秧田和8月上旬插大田,针对秧田面积小、防治成本低的特点,建议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秧田,以最大限度减少带入大田的虫源、降低防治成本和防治难度。具体工作可参照如下措施:
1、螟蛾盛发期间,结合秧田农事活动人工摘除螟卵2-3次。
2、在螟卵盛孵期间(7月下旬-8月初),对秧田(每平方米有卵1.5块以上)、早插大田(8月5日之前移栽且每亩有卵100块以上的田块),选用茚虫威,或苏云金杆菌、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等对口高效低毒农药按说明用量亩兑水60公斤喷雾,隔5-7天后再用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