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味”浓、“技味”足,武宣蔗田热起来了!
“你讲得再多我也听不明,种出来甜不甜、产不产得多才是真的!”在武宣县仓盛农机合作社,一位蔗农笑着这样说。在7月16日上午,正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开讲,来自武宣县农业农村局的党员技术骨干带着实打实的干货,把种蔗的“门道”讲到了农户心坎里。
这场由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党总支部牵头组织的糖料蔗良种技术推广培训,是其党建引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坚持把支部建在一线,把课堂搬到地头,把党员培育成“会种地、懂技术、讲政策”的多面手,真正把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
讲政策、教技术,甘蔗地里党旗飘
“‘桂糖44号’产量高、抗病强,适合机械化种植,特别适合你们现在的耕作方式。”讲课现场,党员技术骨干郭恋华一边通过PPT课件展示,一边讲解新品种优势,引得不少农户频频点头。
培训内容不空不虚——既有糖料蔗发展政策、脱毒种苗推广,也有甘蔗科学施肥、土壤酸化防控、机械化种植路径等技术干货。“你看这里,施肥不合理、土层板结,是减产的罪魁祸首!”技术员现场展示对比图,引导农户“对症下药”。
互动不断、问答不断,在现场的农民群众根本舍不得结束这节“田间课堂”,技术员留下了电话,并嘱咐:“有什么问题请随时向我们咨询!”
支部带头聚人心,合作社增信心
“我们合作社现在也在探索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今天学到的这些技术正好派得上用场!”仓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激动地说。此次培训不仅为农户解了技术“燃眉之急”,也为合作社后续扩大良种覆盖面、优化生产方式打下了基础。
糖料蔗是武宣农业的重要支柱,也是老百姓“甜蜜蜜”的希望产业。近年来,武宣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推进“党支部+合作社+技术员+农户”服务机制,把党员力量融入蔗田管理、技术推广、产业引导各个环节,让一个个“红马甲”成为群众身边的“田管家”“科技员”“政策通”。
如今,从培训课堂到示范种植点,从技术服务站到线上田间群,一支支“懂农、爱农、助农”的党员队伍正在武宣大地上默默耕耘,撑起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脊梁”。
据悉,武宣县农业农村局与县农机中心、县供销社、博宣食品有限公司、黔江制糖有限公司、博盛农机合作社等部门、企业党组织等组建“糖业高质量发展”党建联合体,强化了党组织在糖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糖业发展深度融合,破解糖业发展中“种植效益低、加工附加值弱、利益联结松散”等痛点,实现“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推动武宣糖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接下来,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把党旗插在田埂上,把科技送进蔗田里,把服务落到实处,推动甘蔗从“甜到家门口”走向“甜到产业链”。让老百姓看得见变化、尝得到甜头,真正把“甜蜜事业”越做越扎实、越做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