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十六期--认真抓好晚稻种子消毒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工作
一、晚稻种子消毒
水稻种子带有多种病原菌,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减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稻胡麻叶斑病、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种传病害的发生,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希望各农户认真做好晚稻种子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如下:
1.咪鲜胺(使百克)药液消毒法:用25%咪鲜胺(使百克)2毫升兑水4~6公斤配成2000-3000倍药液,浸泡水稻种子3公斤12~24小时,然后捞起不用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2.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浸种消毒法: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吸水(常规稻种子预浸24小时,杂交稻种子预浸12小时),捞起后用500倍强氯精药液(即:强氯精:水=1:500)中浸泡10~12小时后捞起,再用清水漂洗后即可催芽播种。
3.药剂拌种:种子催芽露白后,每公斤稻种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可防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等,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工作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橙叶病分别是由白背飞虱、电光叶蝉带毒传播,其中以秧苗期、分蘖前期最易染病,植株感病后可造成30~ 50%的产量损失,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各乡(镇)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切实抓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的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种子布局:选用高产、抗(耐)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
2.大力推广防虫网集中育秧:播种后用20~40目防虫网覆盖秧田,阻断稻飞虱、叶蝉到秧苗上传毒机会。
3.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
4.药剂拌种:按照(细土:30%毒氟磷:10%吡虫啉:干种子=250g:15g:10g:1000g)的比例,先把细土与30%毒氟磷及10%吡虫啉可湿性粉混匀,再与催芽露白了的种子轻轻拌匀即可播种。
5.治虫防病: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
(1)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稻飞虱的防治:亩用50%丙威.呋虫胺20g或60%烯啶虫胺5~10g或80%烯啶.吡蚜酮15g或25%吡蚜酮30g等其中一种药剂兑水50kg喷雾。
(2)喷施“送嫁药”:秧苗移植前3~5天,喷一次送嫁药,并加入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亩用下列配方之一,兑水50kg喷雾,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宿病的发生,同时兼治卷叶虫、三化螟、二化螟。
①12%甲维.虫螨腈50ml+12%马拉.杀螟松40g+30%毒氟磷45g+氨基酸叶面肥75ml
②240g/L甲氧虫酰肼45克+80%烯啶.吡蚜酮15g+ 30%毒氟磷45g+氨基酸叶面肥75ml
③20%氯虫苯甲酰胺15~20ml+25%吡蚜酮30g+0.5%香菇多糖30g +氨基酸叶面肥75ml
三、注意事项
1.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不得任意加大农药使用量,中午高温不要喷药,减少药害,避免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发生。
2.施药时注意防止农药飘移,避免污染桑园而造成家蚕中毒事故发生。
3.农药包装废弃物妥善回收处理,美丽乡村,清洁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