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11期:切实做好豇豆科学安全用药工作
豇豆俗称长菜豆角,当前我县豇豆处于伸蔓期至开花结荚期,随着气温回升,以及雨季的到来,有利于豇豆病疽病、豆荚螟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望各种植户切实做好豇豆科学安全用药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生态调控
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病害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和枯叶,收获后清洁田间,深翻土壤25~30公分,减少土壤中病虫源基数。
二、理化诱控
(一)防虫网隔离。保护地可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有效隔离害虫迁入为害。
(二)灯光诱杀。豆荚螟有趋光性,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在豆科蔬菜,特别是豇豆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在现蕾前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每盏灯辐射30~50亩),有效减少卵虫量。
(三)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烟粉虱有趋黄性,可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20~30块,有效减少蚜虫和烟粉虱数量。
三、科学用药
1.豇豆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0~30毫升/亩,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60毫升/亩兑水后均匀喷雾。
2.豇豆锈病:发病初期农药可选20%噻呋•吡唑酯40~50毫升/亩,或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15克/亩均匀喷雾,或者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45~60毫升/亩兑水后均匀喷雾。
3.豇豆白粉病:发病初期农药可选0.4%蛇床子素可溶液剂600~800倍液喷雾。
4.豇豆枯萎病:苗期主要病害,症状是引起根茎腐烂,植株萎蔫,发病初期可选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60毫升/亩兑水后重点喷根茎部。
5.豆荚螟:也称豇豆钻心虫,豇豆现蕾前幼虫主要为害叶片,现蕾后钻入花蕾及幼荚蛀食为害造成花蕾与豆荚脱落,蛀食后产生蛀孔,引起豆荚腐烂,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高温干旱适合豆荚螟的发生。一定要抓住防治适期,幼虫一旦钻入内部,增加防治难度。在豇豆现蕾期可选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9克/亩或者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20毫升/亩重点喷雾花、荚等部位,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兼治豇豆象。
6.蚜虫:蚜虫是豇豆主要虫害,又是豇豆病毒病主要传毒媒介之一,在幼苗期开始至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为害,在蚜虫发生初期,农药可选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毫升/亩,或者50克/升双丙环虫脂可分散液剂10~16毫升/亩,或30%虫螨•噻虫嗪悬浮剂30~40毫升/亩,重点喷雾叶背面,有效减轻豇豆病毒病发生,同时兼治蓟马、烟粉虱、红蜘蛛。
禁止在豇豆中使用的农药
(1)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灭蚁灵、氯丹、2,4-滴丁酯、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溴甲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毒死蜱、三唑磷、氟虫腈共65种。
(2)未经批准在豇豆中使用的农药。
四、注意事项
1.科学使用农药,所用农药剂量及兑水量要准确,搅拌要充分,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切勿滥用。
2.要注意安全,配药时应佩戴手套、面罩,配药后要用肥皂清洗裸露皮肤。要妥善处理、保管剩余的农药。
3.请把使用后的废弃农药瓶(袋)进行清洗三次后回收处理,勿乱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