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象州点玉米生态区域动态监测简报
一、天气情况
据农业气象月报,4月来宾市平均气温23.1℃,较常年同期相比偏高2.0℃;降水量为65.7毫米,较常年偏少4成;平均日照时数117.6小时,较常年偏多4.2成。4月我市大部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日照时数偏多,干旱少雨对玉米生长有不利影响。5月中上旬降雨增多,有效缓解玉米生长前期缺水情况。
预计5月下旬强降水天气过程增多,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局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较高,需防范旱涝急转。预计未来一周(5月17~23日),我市多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具体预报如下:17~18日,中雨;19~21日,阵雨;22日,阵雨;23日小雨转阴。
二、苗情情况
据来宾市象州玉米苗情动态监测点5月15日苗情调查结果,青青700平均株高108.2厘米、平均叶龄为12.33叶,平均茎粗2.62厘米;迪卡011平均株高130.7厘米、平均叶龄为13.6叶,平均茎粗2.89厘米,鹏玉161平均株高142.9厘米、平均叶龄为15.58叶,平均茎粗3.14厘米,正大808平均株高132.3厘米、平均叶龄为14.08叶,平均茎粗3.06厘米。监测点有水源灌溉,玉米在苗期能保证基础用水,在五月中上旬降水增多后,长势良好,至5月15日,全部进入大喇叭口时期,部分玉米轻微受草地贪夜蛾危害。
据来宾市农情统计,截至5月15日,来宾市已种玉米29.80万亩。由于受3、4月份干旱少雨影响,玉米播种时间差别较大,面上玉米生育期差别较大,多数处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部分地块春玉米因干旱出现缺苗,植株矮小、偏弱,部分地块草害发生严重,部分地块受草地贪夜蛾危害。
三、田间管理建议
(一)分类管理。对迟播地块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遮荫保墒。对已播种未出苗地块,及时浇水,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对苗不齐、苗较弱地块,要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时追施苗肥。对早播、已拔节的地块,要及时追施攻杆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或灌浆结实初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内酯+40%戊唑·咪鲜胺,增强植株抗逆防倒,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及时追施攻苞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12张叶展开时),抓住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的时机,及时追施攻苞肥,攻苞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公斤,钾肥5~7.5公斤,苗弱或土壤瘠薄的地块,适当增加攻苞肥施用量。
(三)及时防除杂草。对恶性杂草草害严重的地块,充分利用雨后晴好天气,土壤湿润的有利时机,及时采用人工拔除或定向喷施灭生性除草剂防除杂草的方法,防除杂草,解决杂草与玉米苗争肥、争水,影响玉米苗生长的不利因素,确保玉米苗生长健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采用行间定向喷施草甘磷,杀灭杂草时,要特别注意,喷头须加装“防护罩”,避免将药液喷到玉米植株上;另外,在大风天气条件下,不能采用该喷雾法喷施灭生性除草剂防除杂草,避免除草剂药害事故发生。
(三)及时抗旱排涝。5月多降雨,玉米地要提早开好畦沟、十字沟、田边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后期如遇暴雨要及时排水,避免倒伏和长时间浸泡导致植株死亡。玉米抽雄前10天和后20天期间,对水分要求高,是玉米生长需水临界期,若遇干旱,及时灌水抗旱。
(四)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玉米大喇叭口期,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监测点田间幼虫(多为防治后残虫)的虫龄多为三龄到六龄。处于幼虫暴食期,该时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危害很严重,可能造成心叶严重损害或缺失,直接影响玉米的成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形成要素,因此,各地农技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危害的严重性,及时深入玉米田间调查虫情,做好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蚜虫等害虫化学防治技术的指导工作。
当田间玉米苗虫株率(草地贪夜蛾幼虫)达5%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当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以三龄以上高龄幼虫为主、且虫株率在5%以下时,建议喷施化学药剂进行挑治;当低龄幼虫与高龄幼虫并存、且虫株率在5%以上时,建议喷施化学药剂进行全田防治。在施药防治害虫时,最好在晴天的下午或傍晚施药,施药时要重点将药液喷施在心叶上。
药剂选用:防治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可选用四氯虫酰胺、虱螨脲等杀虫剂及其复配剂,加强虫卵兼治;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喷施;防治玉米锈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唑醚·氟环唑等药剂及时开展防治;防治玉米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针对植株下部茎杆和发病叶鞘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