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6期:注意做好夏季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趋势
近期气温持续升高,湿度相对较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夏茶主要病虫害滋生与蔓延。经多地茶园调查显示,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卷叶蛾、茶蛾蜡蝉、茶盲绿蝽、茶炭疽病等病虫害已呈现不同程度发生,部分茶园发生较为严重,预计未来10~15天将进入高发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夏茶产量和品质造成显著影响,望广大茶农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危害特征
1.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受害芽叶生长受阻,叶缘黄化、枯焦,严重时叶片脱落,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品质。据我站在金秀镇、忠良和三角乡等茶园的调查,有虫量最高为10头/百叶,一般为1~6头/百叶。
2.茶蚜:群集于茶树嫩芽、嫩叶背面刺吸汁液,致使芽叶萎缩、卷曲,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降低茶叶品质。据调查,有蚜稍率高的为5.2%,低的为0,平均为2.0%,芽下2叶有虫量高的为42头,低的为0,平均为10头。
3.茶卷叶蛾:幼虫吐丝将茶树叶片卷成筒状,匿居其中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透明枯斑,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影响茶树光合作用。据调查,主要发生在金秀镇六段村茶园,平均每平方米茶蓬有幼虫量为4头。
4.茶蛾蜡蝉: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叶片汁液,导致茶树生长衰弱,受害部位出现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还会分泌蜡质物,影响茶树正常生理功能。据调查,主要发生在金秀镇六段村茶园,平均每米茶蓬有成、若虫量为2头。
5.茶盲绿蝽: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茶树幼芽、嫩叶、花蕾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处出现褐色斑点,叶片畸形,严重时造成落花落果,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据调查,被害芽稍最高为12%,一般为1%~5%。
6.茶炭疽病:主要危害茶树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该病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大量叶片脱落,削弱树势,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据调查,老、成发病率高的达22%,低的为0,平均为4.5%。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带走大量虫卵和低龄幼虫,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蚜等害虫的发生。(2)加强茶园管理,合理修剪茶树,去除病虫枝、过密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清理茶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源。(3)增施有机肥,配合磷钾肥,增强茶树树势,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
2.物理防治(1)利用假眼小绿叶蝉、茶蛾蜡蝉等害虫的趋光性,在茶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30~50亩安装1盏,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基数。(2)对于茶蚜,可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悬挂20~30块,悬挂高度与茶树蓬面平齐,诱捕有翅蚜。
3.生物防治 (1)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可有效控制茶蚜、茶卷叶蛾等害虫的种群数量。避免在茶园滥用广谱性化学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2)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茶卷叶蛾、茶蛾蜡蝉等害虫,按照产品说明稀释后均匀喷雾。
4.化学防治 (1) 假眼小绿叶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2)茶蚜: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3)茶卷叶蛾:在幼虫发生期,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5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4)茶蛾蜡蝉: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5)茶盲绿蝽:使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6)茶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四、注意事项
1.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掌握好用药剂量和浓度,避免随意加大药量,防止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超标。
2.多种农药交替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
3.施药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避免在高温、强光时段施药,防止农药蒸发过快和发生人员中毒事故。
4.施药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施药后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