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不容缓!来宾各地积极抗旱,这波操作硬核又暖心!
面对今年春季持续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峻挑战,来宾市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水利、糖业、电力、气象等部门高效协同机制,以“科学调度+精准施策+智慧服务”组合拳,全力抗旱保耕保供,取得积极成效。
4月22日上午,在兴宾区良江镇塘权村的田间地头,种蔗大户周广波在糖业发展部门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运用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有条不紊地对40亩旱地甘蔗进行灌溉。只见他轻轻打开水阀,水源顺着滴灌带精准地渗透到甘蔗根部土壤,让每一株甘蔗都能“吃”上“精细粮”。
兴宾区良江镇塘权村的田间地头,村民整理滴灌带。(韦鑫 摄)
水源顺着滴灌带精准地渗透到甘蔗根部土壤。(韦鑫 摄)
“今年三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3次滴灌,效果确实好了很多。蔗苗比往年出得多,长得比较长、比较绿。”周广波说道,“接下来还要继续滴水灌溉,把甘蔗种好、让苗长好,把产量提高,争取有一个好的收成。”
糖业发展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抗旱。(韦鑫 摄)
入春以来,受降水量显著偏少、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来宾市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严峻形势,来宾市糖业发展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指导村民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为农户带来多项实招。同时,充分引导制糖企业发挥优势,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协同+装备赋能”的抗旱体系,全力保障甘蔗生产稳定。
兴宾区良江镇塘权村一处泵房正在抽水。(韦鑫 摄)
“来宾市充分发挥桂中治旱乐滩灌区工程的灌溉效益,积极组织群众和糖企争分夺秒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灌溉抗旱。我们鼓励制糖企业自行出台抗旱扶持政策,目前,制糖企业已经筹措并投入了700多万元用于抗旱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成功夺回了糖料蔗抗旱保苗面积43.8万亩。”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副局长韦秀敏介绍。
在良江镇小良村,抗旱行动同样如火如荼。南方电网广西来宾兴宾供电局抗旱保灌服务队驾驶新能源电动车来到田间,手把手引导村民通过简单的接线操作,利用电动车V2G协议对外放电,将车辆的电能转化为农田灌溉设备动能,帮助蔗农精准灌溉、缓解旱情。
抗旱保灌服务队将车辆电能转化为农田灌溉设备动能,协助抽水抗旱。(韦鑫 摄)
“供电部门推广了放电排插,可以带动2千瓦的水泵,50米的水管一个小时就能抽出30立方的水。”良江镇小良村蔗农龙雄院说道,放电排插非常好用、非常方便,尤其是不通电、不方便的地方,可以用新能源车来供电。
蔗农在供电抗旱保灌服务队的帮助下抽水灌溉。(韦鑫 摄)
来宾市供电部门使用新装备、新技术与水肥一体化相结合,采用机动抽水方式,从附近河道、水塘、江边等水源地就近抽水,为打井灌溉地区灵活供电,井打到哪、电延到哪,为抗旱播种保驾护航。
“为解决抗旱移动用电问题,我们供电局抗旱保灌服务队首创推广新能源电动车放电灌溉技术,灵活实现定时定量灌溉,精准延伸到旱情最严重的区域灌溉,最大限度缓解旱情。”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经理韦曦介绍道。
与此同时,来宾市相关县(市、区)、乡镇(街道)也已行动起来,纷纷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抗旱浇地,科学调配水资源,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努力将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象州县石龙镇,干旱让甘蔗、水稻等重要农作物生长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旱情,石龙镇迅速行动、科学部署,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纷纷下沉一线。镇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详细摸排旱情和水源分布情况;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巡回指导,为农户提供抗旱技术培训;各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 “两委” 干部,积极发动群众开展自救,确保每一寸农田都能及时 “喝” 上水。
镇政府组织人员对大塘抽水站进水口清淤。
连日来,忻城县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多地农田面临减产危机。为缓解旱情,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忻城县水利局迅速行动,科学调度红河渠泵站抽水抗旱,全力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忻城县红河渠泵站抽水抗旱。
4月21日上午,在红河渠红渡镇渡江村段旁,农户们正忙着引水灌溉田地。清澈的流水顺着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田间地头,为抗旱保收注入“及时水”。
农户们正忙着引水灌溉田地。
同时,忻城县水利局投入资金1400万元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并安排维修养护资金176万元,提升抗旱能力。累计发放抽水泵13台、电缆线119米、管材等应急物资,并组织送水1739吨,涉及7个乡镇(城关镇、红渡镇、遂意乡、北更乡、大塘镇、古蓬镇、欧洞乡)35个自然屯。
4月20日,城关镇加海村弄提屯应急送水。
此外,忻城县通过实施35个应急工程,包括打井、管网连通和加压工程,有效化解季节性缺水问题。红河渠泵站启动应急抗旱措施,投入30万元用于抽水和渠道疏通,覆盖灌溉面积约1万亩。
4月以来,合山市北泗镇旱情持续加重,面对“缺水”危机,北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集中抽水供水、强化水库和山塘用水管理以及拓宽水源等多措并举,发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旱保耕。
村民对水塘进行深挖,以便蓄积更多水源。
在屯山屯,北泗镇组织人力对671水利返洪口渠道垃圾进行清理;古邦村群众则自发加班加点地排查和整治渠道堵点、漏点,减少水损;而文定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将干涸的水塘挖深,以便蓄积更多水源,有效缓解周边约400亩农田的灌溉难题。
此外,北泗镇充分发挥全镇水利设施的灌溉作用:一方面,利用3个水库和12个山塘的储水功能进行灌溉;另一方面,向溯河电灌站和水轮泵站申请抽水4次,目前已累计抽水64天,并将8个抽水站、4台抽水机以及群众自备的300台抽水机协同作业。通过这些措施,当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