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春耕生产
——金秀瑶族自治县2025年水稻专题培训班在桐木镇三友村开班
2025年4月21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水稻专题培训班在桐木镇三友村正式启动。此次培训由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和南宁市万国法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园园、桐木镇副镇长黄候贵等相关领导及40多名学员共同参与开班典礼。此次培训聚焦水稻种植技术升级与春耕备耕需求,为全县粮食稳产保供注入新动能。
聚焦水稻生产全链条 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次培训以“藏粮于技”为核心,结合三友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果(新增耕地16.67公顷、粮食产能提升12.5万公斤),设置三大模块: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涵盖优质稻种选育、精准施肥与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通过教授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农产品市场趋势与新媒体电商等内容,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降低传统的农业交易方式;
病虫害防治与科学用药:通过田间诊断实训提升学员应对稻瘟病、稻飞虱等问题的能力。
培训采用“课堂授课+田间实操+外出观摩实训+线上学习”模式,邀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专家及本地种植能手联合授课。
政企协同助力春耕提速
开班仪式上,陈园园副局长强调:“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推动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确保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黄候贵副镇长现场部署三友村春耕重点工作,要求学员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镇农业服务中心同步开展农资调运保障行动,确保种子、化肥、农机配件等物资供应充足。
产业链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三友村作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优化耕地布局,并结合“项目为王”战略引进智能农机设备,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此次培训将推动水稻种植与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衔接,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全产业链模式,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产业升级。
后续计划
学员完成120学时培训后,将纳入县级农业人才库,享受技术跟踪服务与政策扶持。预计该培训班将为桐木镇及周边区域培育水稻种植骨干40余人,辐射带动上千亩稻田实现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