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五期——忻城县2025年上半年农作物病虫鼠草害发生趋势
根据去年下半年病虫发生实况以及本站对农作物主要病虫越冬残虫量、残留菌源情况的调查,结合忻城县农田生态条件、农作物区域布局、上半年天气气候特点、历史资料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上半年忻城县农作物主要病虫鼠草害总体呈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8.15万亩次。各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如下:
一、水稻病虫害
预计上半年水稻病虫害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40.3万亩次。
1、三化螟:预计第一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发生期在4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早稻秧田及部分早插田;第二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发生期在6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早稻本田。原因简析:冬后调查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密度608头/亩,虫源基数比去年增多;去冬今春气候干旱,幼虫自然死亡率低;第二代发生期与早稻孕穗期相遇,利于其侵入为害。
2、二化螟:预计第一代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发生期在4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早稻秧田及部分早插田;第二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发生期在6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早稻本田。原因简析:冬后调查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密度330头/亩,虫源基数多。
3、稻飞虱:预计第二代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第三代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第四代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原因简析:(1)该虫为迁飞性害虫,气象预报5-6月份雨水正常偏多,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和繁殖为害;(2)中、后期早稻田间荫蔽,食料丰富,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
4、稻纵卷叶螟:预计第二代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第三代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6万亩;第四代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主要为害迟熟品种。原因简析:(1)该虫为迁飞性害虫,气象预报5-6月份雨水正常偏多,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和繁殖为害;(2)中、后期早稻叶色浓绿,营养丰富,易诱虫为害。
5、稻蝽蟓: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该虫主要在水稻后期发生为害。
6、稻叶水蝇: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
7、福寿螺: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
8、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原因简析:(1)去年晚稻该病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冬后调查各类型田加权平均菌核残留量11.43万粒/亩,比去年同期减少5.85%,具有一定的菌源基数;(2)5、6月份雨水正常偏多,中、后期禾苗生长旺盛,田间荫蔽,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为害。
9、稻瘟病:预计稻叶瘟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稻穗颈瘟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原因简析:(1)去年晚稻后期该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菌源基数。(2)5、6月份雨水较多,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10、稻曲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去年晚稻该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菌源基数。
11、稻赤枯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由于稻田设施不规范,存在冷水田、泡水田等,另外部分农户不重视前期磷钾肥施放,造成该病常年发生。
其它病虫害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稻粒黑粉病、稻象甲、叶蝉、蓟马、稻秆蝇、稻苞虫、稻蝗等均为轻发生。
二、玉米病虫害
预计上半年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达14.65万亩次。
1、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原因简析:该虫为迁飞性害虫,今年气候条件极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和繁殖为害;去年下半年该虫中等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
2、玉米螟: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原因简析:去年下半年该虫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今年前期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其越冬。
3、玉米蚜虫: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原因简析:5、6月份雨水正常偏多,中、后期玉米长势好,叶色浓绿,食料丰富,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
4、玉米铁甲虫: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05万亩。原因简析:(1)2023年上半年该虫在南部乡镇零星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2)上半年气候条件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
5、玉米纹枯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原因简析:(1)冬后调查各类型田加权平均菌核残留量0.95万粒/亩,具有一定的菌源基数;(2)5、6月份雨水较多,玉米中后期田间荫蔽,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蔓延。
6、玉米大、小斑病:预计玉米大斑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玉米小斑病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原因简析:去年秋玉米该病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菌源基数;中后期田间温湿度大,有利于该病发生为害。
7、玉米锈病:预计玉米锈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原因简析:去年秋玉米该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菌源基数;中后期田间温湿度大,有利于该病发生为害。
三、甘蔗病虫害
预计上半年甘蔗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达6.3万亩次。
1、甘蔗螟虫: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原因简析:去年下半年该虫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
2、甘蔗绵蚜: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原因简析:6月份雨水正常偏多,中期甘蔗长势好,叶色浓绿,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
3、甘蔗蓟马: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原因简析:去年该虫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加上早春天气干旱,易发生。
4、甘蔗蔗龟: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
5、甘蔗凤梨病 :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
6、甘蔗梢腐病 :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
7、甘蔗黑穗病 :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
8、地下害虫: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
四、桑树病虫害
由于我县桑树种植区相对固定,连年种植容易积累大量病虫源,加上群众田间管理不到位,预计上半年桑树病虫害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达51.3万亩次。
1、桑疫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
2、桑花叶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前期低温连续阴雨天气,有利该病发生。发生盛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期高温不利该病发生。
3、桑葚菌核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6万亩。发生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4、桑树断梢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8万亩。发生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5、桑紫纹羽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发生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
6、桑青枯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连年种植的桑园发生重。
7、桑芽瘿蚊: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8、桑尺蠖: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去年下半年该虫在欧洞乡里苗村暴发为害,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
9、桑螟: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6万亩。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代幼虫发生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逐代为害加重。
10、象甲类: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
11、桑红蜘蛛: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去年下半年该虫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此外,由于桑树用药的限制,桑红蜘蛛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遇到天气较干旱月份,容易加重为害。
12、桑蓟马: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去年下半年该虫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残留有一定的虫源基数。此外,桑树生长中期农户一般疏于防治,造成该虫加重为害。
13、桑毛虫: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14、桑赤锈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盛期5月中旬到6月下旬,发生面积1.2万亩。
五、蔬菜病虫害
预计上半年蔬菜病虫害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1.4万亩次
1、白菜软腐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4万亩。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等;
2、白菜霜霉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8万亩。主要为害叶菜类。
3、疫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主要为害茄科类蔬菜,如辣椒疫病、番茄疫病、瓜类疫病等。田间雨水多、湿度大,对该病发生有利。
4、青枯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等。
5、病毒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主要为害瓜类、番茄、茄果类蔬菜;由蚜虫带毒传播。
6、炭疽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主要为害瓜类、番茄、茄果类蔬菜。
7、菜青虫: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
8、小菜蛾: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
9、菜蚜: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10、黄曲条跳甲: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
11、斜纹夜蛾: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
12、菜螟: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13、豆荚螟: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
14、小地老虎: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
六、柑桔病虫害
预计上半年柑桔病虫害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
1、柑橘红蜘蛛: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
2、柑橘潜叶蛾: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万亩。
3、柑橘蚜虫: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
4、柑桔蚧类: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
5、柑桔木虱: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
6、柑桔粉虱类: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
7、柑桔溃疡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
8、柑桔炭疽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
9、疮痂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
七、农田鼠害
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7万亩。主要依据: 2月中旬调查鼠洞盗率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为4.1%,存在一定鼠源基数,加上老鼠繁殖力强,天敌数量少,利于其发生为害。
八、农田草害: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9.5万亩次,主要为害甘蔗、桑园、水稻、玉米、蔬菜、果园等作物。上半年雨水充足,极有利于杂草生长繁殖。
表1 忻城县2025年上半年农作物病虫鼠草害发生趋势汇总表
种类 |
预计发生程度 |
预计发生面积 (万亩次) |
上半年作物预计种植面积(万亩) |
3(4) |
38.9 |
8.1 | |
2玉米病虫害 |
3 |
15.7 |
10.3 |
3甘蔗病虫害 |
2 |
6.3 |
7.7 |
4桑树病虫害 |
2(3) |
64.5 |
26.0 |
5蔬菜病虫害 |
2(3) |
15.9 |
6.5 |
6柑桔病虫害 |
3 |
8.6 |
1.6 |
7农田鼠害 |
2(3) |
6.5 |
/ |
8农田草害 |
3(4) |
29 |
/ |
合计 |
|
185.4 |
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