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城关镇: 耕蔗海绘新景 谱写“甜蜜”篇章
镇干部与群众一道种植甘蔗。
2月18日,细雨蒙蒙,忻城县城关镇猫洞村独山屯的田野上,农机轰鸣与群众谈笑交织成曲。经机械翻土开沟后,群众迅速施肥、摆种、覆膜……镇干部和各村(社区)“两委”负责人组成志愿者队伍,抢抓农时种植甘蔗,一幅生机勃勃的“甜蜜春耕图”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早上8点我就来了。”肩上扛着蔗种的猫洞村党总支部书记卢明英说,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不少土地曾被闲置。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加大耕地恢复力度,将这片250亩土地纳入恢复计划,并指导村民种植甘蔗。“种甘蔗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让我们在‘家门口’赚钱。”几位村民一边撒基肥一边说。众人齐心,不一会儿,一块块土地便种满了甘蔗。
不远处,古麦村党总支部书记卢斌正带领村民抢墒播种。他们创新采用“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模式,去年与猫洞村整合40万元村集体资金开发蔗田,预计今年每村可增收2万元。今年,两村又投入40万元流转250亩连片土地,目前正加紧备耕。“甘蔗节节甜,生活步步高。”卢斌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据了解,城关镇是忻城县糖料蔗产业的核心产区,今年甘蔗种植面积预计突破3.14万亩,较去年新增1.07万亩,其中包括5700亩改良田和5000亩新垦田,占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的30.3%。为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当地多措并举筑牢“甜蜜基石”,先后投入371.47万元完善蔗区路网建设,其中312.47万元为中央衔接资金、59万元为粤桂协作资金;整合162.77万元打造六华村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农户增收和村集体年分红超10万元的“双赢”。
今后,城关镇将以猫洞村独山屯250亩糖料蔗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为起点,推动传统种植向科技种植转型,重点突破良种选育、智慧管护等关键环节,构建“科研+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此外,全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稳定供给,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