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AI硬核守护 打造智能防火治污“千里眼”
“滴——莲塘镇白花村发现火点,请立即处置!”11月10日,八步区大气污染防治平台突然发出警告提示,不到15分钟,村支书带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迅速扑灭明火,对涉事农户开展环保宣传。这一幕高效处置场景,正是八步区借助科技力量守护蓝天的生动写照。

此前,秸秆燃烧、烟花燃放等污染行为因隐蔽性强、监管范围广,一直是八步区大气治理的难题。传统人工巡查不仅耗时耗力,还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为破解这一困境,八步区政府与中国电信深度合作,搭建起一套集“监测、识别、预警、处置”于一体的大气污染防治平台,让治污工作告别“凭经验”“靠腿脚”,迈入“科技赋能”的新阶段。

在八步区各乡镇的关键区域,一个个“摄像头+音柱”设备组成了严密的监测网,如同一双双敏锐的“眼睛”和“耳朵”时刻守护着大气环境。这些设备搭配强大的AI火情识别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秸秆燃烧、烟花燃放的火焰特征、烟雾形态等数据,哪怕是隐蔽在田间地头的小火点也能被精准捕捉。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系统会立即触发告警,音柱现场播报警示,同时将指令秒级推送至处置人员手中,实现“发现-预警-处置”无缝衔接。

该平台不仅识别精准,更兼具经济高效优势。相较于传统治理方案,中国电信依托规模效应和技术实力,有效降低了设备采购与系统开发成本,且采用统建统维模式,保障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让处置力量能够集中精力开展现场工作。“以前巡查靠开车跑,一天下来覆盖不了几个村,现在有了平台,不用跑腿就能实时掌握全域情况,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参与处置工作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打破数据壁垒,方能实现协同共治。八步区将该平台与云广播、智慧畜牧等现有平台深度联通,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治理生态。发现污染行为时,云广播会同步向周边村庄播报警示,普及禁烧知识,引导群众参与监督;与智慧畜牧平台联动后,可实时监测养殖场气体排放情况,及时预警氨气、硫化氢等污染物超标风险,推动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多平台协同让治理从“单点发力”变为“全域联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污合力。
平台运行以来,成效已然显现。截至目前,已成功识别并处置8起违规焚山、焚烧秸秆行为,污染行为发生率显著下降。在贺街镇,村民李大爷笑着说:“现在村里广播常说秸秆禁烧,路边还有‘摄像头站岗’,大家都自觉把秸秆回收利用,空气是越来越清新了。”
据悉,下一步八步区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计划拓展更多污染物监测种类,升级AI预测预警能力,让治污更精准、更高效。同时,还将推动平台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数据对接,实现大气污染全方位、系统性治理。科技赋能,蓝天可期。展望八步区城乡,湛蓝的天空下,田间地头不见烟雾缭绕,村庄社区空气清新,科技治污的成效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