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步头镇:“五个一”工作法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步头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立足山区实际通过“五个一”工作法推动粮食生产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5年,步头镇粮食高产示范区早造粮食种植面积较上年提升15.3%。
压实一体责任抓落实
步头镇建立了“党政同责+专班推进+网格管理”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实行“双组长”制,党委书记、镇长任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2025年春耕期间召开专题推进会3次。二是组建粮食安全工作专班,加强业务指导、开展田间督导,建立问题台账销号制度,累计整改水利设施隐患2处。三是实行“党支部书记包片、党员包户”制度,由党员认领“责任田”,建立“一田一策”管理档案,实现种植任务精准到户、技术指导精准到田。
图为水稻病虫观测“赶蛾”
在2025年春旱应对中,镇党委提前30天启动抗旱预案,组织党员突击队修复灌溉渠道3公里,调配移动水泵8台套,保障了140亩示范田按时播种。5月汛期以来,累计向农户发布气象信息和预警16条(次),组织党员干部对低洼易涝地块进行全面排查,消除水利隐患12处,降低农田受淹风险。
用好一班人马提质效
步头镇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工作专班作用,推动粮食生产向现代化转型。一方面,邀请市、区农业专家建立“田间课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植保等专题培训2期,培训农户40余人次,推广“水稻--玉米”轮作等多种高效模式。2025年早稻收获时节,市、区农技专家深入示范区开展测产验收指导工作,通过“五点取样法”采样、实割实测等方式,核定粮食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达439.2公斤,为后续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机农技合作,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机械化耕种收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图为水稻测产验收
建好一本台账明底数
步头镇绘制了示范区电子地图,将156亩耕地划分为344个地块,建立“一地一档”数据库,实现耕地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因地制宜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同时组建了耕地保护巡查队,运用无人机等技术开展月度巡查,建立“非粮化”问题48小时响应机制,2024年整改“非粮化”地块2处,复耕面积5亩,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
打造一批基地强引领
2024年八步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在梅花村建设784.74亩高标准农田,配套科学灌溉设计、生态沟渠等设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亩均产能提升3.5%。2025年在梅中村、善中村实施2095.01亩改造提升项目,推广“水稻+绿肥”种植模式,带动周边村全面提升粮食单产。
推好一套机制促生产
步头镇着力构建“政策激励+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筑牢粮食生产安全屏障。2025年发放耕地地力补贴资金1505495.56元,激发种粮积极性。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排查整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