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镇春种木薯正当时:荒地变良田 农民增收有新路
春回大地,农事繁忙。在昭平镇龙坪村冲脑组的一片开阔土地上,村民莫少发正带领家人俯身劳作,把一根根木薯种茎分节断茎、斜插入土,一垄垄覆盖地膜的木薯种植基地初具雏形。这一幕,成为昭平镇抢抓春耕生产、推动农业产业转型的生动缩影。
分节切茎选种
“以前这片地荒着没人种,现在改种木薯,成了家里的‘金疙瘩’!”莫少发一边整理种茎一边算起细账。今年他承包了6亩荒地种植“桂薯1号”优质木薯品种,全程有农技人员指导,收获后更有企业保底收购。“预计每亩产鲜薯3000公斤,按收购价算,每亩能增收2000元,比种传统作物划算多了!”莫少发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像他这样从传统作物转向木薯种植的农户,在昭平镇正悄然增多。
斜插根茎入土
昭平镇政府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镇已完成非粮化土地整治1100亩,其中200亩用于推广优质木薯种植。这种块根作物不仅耐旱易管,更因其淀粉含量高、加工用途广,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为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当地引进广西康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订单农业模式,形成“农户种、企业收”的产销闭环。
“下一步我们通过推广‘木薯+经济作物’轮作模式,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该负责人介绍,通过春种木薯、冬种油菜等经济作物,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实现“一地双收”。目前,昭平镇里已在龙坪村、福登村、上楠村等多个村建立了“木薯+经济作物”轮作种植示范点,通过土地整治+产业创新,释放土地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