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镇:茶旅融合促农增收成效显
3月底,正是春茶采摘的黄金时期,踏入南山茶海茶园,极目远眺,上千亩的茶园顺着山势蜿蜒铺展,一垄垄茶树像是被精心梳理过的绿绸,整齐翠绿,茶农们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芽。茶园远端,观景台与玻璃桥在早晨云雾间若隐若现,近处的观景台上,游客们欢快摆拍打卡,欢声笑语在茶园上空回荡,与风声、茶农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一曲昭平镇和谐的茶旅乐章悄然奏响。近年来,昭平县昭平镇以茶产业为依托,积极探索“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区、创新业态模式、完善产业链条等举措,推动乡村旅游与茶产业协同发展,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全镇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茶旅融合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示范引领生态茶园变身“网红打卡地”。 昭平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整合产业发展资金,打造了多个茶旅融合标杆项目。其中,昭平县南山茶海四星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3000亩连片茶园为核心,依托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建成全长188米的3D玻璃桥,成为游客俯瞰茶海、体验惊险的“网红打卡点”。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通过采摘鲜茶、茶叶销售、餐饮服务等增收约200万元。此外,示范区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200余户茶农参与标准化种植,茶叶收购价同比提升15%。
业态创新沉浸式体验激活消费新场景。 在茶产业链延伸方面,昭平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成效显著。其打造的昭平镇马圣村故乡茶博园,占地300亩,设有茶叶种植区、茶制作体验区、茶叶展示区及民宿餐饮综合体,1500平方米的茶旅融合空间年均举办茶文化节、采茶大赛等活动30余场次,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80余人。集团旗下昭平镇江口村花六有机茶园基地则以86亩茶园为基础,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广西早春茶大会永久会址,每年春季举办的早春茶大会及系列活动,吸引全国客商云集,辐射带动该村相关产业创收,直接拉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并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20个。
科技赋能助力文旅产业升级。昭平镇注重以科技手段提升茶旅融合附加值。广西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在马圣村的数百亩茶园中,引入资金300万元建成6个智能化旅游度假太空仓,配套数字农文旅展示区和六堡茶木板仓研学基地,形成“科技+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数据视频系统,游客可直观了解茶叶生长、加工全流程,研学基地年均接待团体超1万人次。3个茶旅项目累计带动300名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达3.5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技术,我们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还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活力。”
政策支撑夯实发展基础。为保障茶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昭平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完善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并联合高校开展茶艺师、导游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民超2000人次。同时,通过电商平台推广“昭平茶”区域公共品牌,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30%。当地茶农黄大姐感慨:“以前卖茶靠走街串巷摆摊,现在游客上门采购,还能在景区打工,收入翻了一番!”
眼下,昭平县正规划建设“百里茶旅画廊”,串联全域茶旅资源,进一步深化农文旅融合。镇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继续以茶为媒、以旅兴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写好农文旅融合文章,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乡村建设。”随着茶旅融合模式的深入推进,昭平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鹊鸣春公司民宿太空仓坐落在茶园中
游客流连于江口村花六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