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植保无人机“飞防”水稻面积达1.6万亩
科技赋能水稻稳产增收
当前正值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在南丹县的田间地头,种粮大户借助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高效统防统治,为水稻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植保无人机技术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植保手段。相比传统人工喷药,具有高效便捷、节本精准、安全环保等优势。
“今年我种了150亩水稻,防治病虫害时节,联系农机合作社用无人机作业,一个早上就完成了。每亩服务费才10元,不仅省钱,还效果好。”种粮大户杨仁强说。近两年来,像杨仁强这样选择无人机服务的种粮大户在南丹越来越多。
据了解,该县创新“政府引导+经营主体示范+农户参与”模式,通过发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引导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植保无人机开展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县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达19台,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专业化飞防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支撑。
截至目前,南丹已完成植保无人机“飞防”水稻面积1.6万亩。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化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不仅应用于病虫害防治,还将拓展至施肥作业,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