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头雁” 导师团赴宜州精准指导,助力特色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为全面落实“头雁”项目长效帮扶指导机制,持续赋能“头雁”学员,推动宜州乡村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力乡村振兴,6月26日至29日,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在赵桂慎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天峨县、巴马县等“头雁”学员基地,对当地的竹荪和南瓜产业展开了实地走访与精准指导。
导师团一行人首先来到“头雁”学员莫文喜的竹荪种植基地。该基地面临着产量不稳定、病虫害多发、保鲜困难以及轮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姜伟教授深入现场,仔细查看菌棒与土壤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优化菌种以提升品质和产量;调整种植密度,为竹荪生长创造更适宜的空间;采用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保障产品绿色安全。同时,姜伟教授还分享了新型保鲜技术和先进的加工工艺,助力竹荪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在周国化的南瓜种植基地,导师团发现南瓜种植存在病虫害绿色防治不到位、栽培方式粗放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赵桂慎教授结合当地实际环境,详细讲解了富硒南瓜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以及科学的施肥灌溉、整枝打杈等管理技术。他建议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稳定销售渠道,并打造低成本富硒品牌,实现南瓜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此外,姜伟教授针对次品南瓜的处理问题,就开发鸡鸭饲料等技术进行了专业指导,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走访结束后,导师团与宜州区农业部门、“头雁”学员代表以及种植大户进行了深入座谈。在座谈会上,导师团分享了行业前沿趋势和成功案例,并提出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建议。宜州区农业部门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在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品牌打造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共同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次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的走访指导,为当地竹荪和南瓜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导师团的专业支持和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宜州的乡村特色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