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凤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粮仓”
地处云贵高原南麓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简称“东巴凤”),正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加速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这一区域总面积约6200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森林覆盖率超7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3万至5万个,土壤硒元素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5倍。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东巴凤形成以火麻、山茶油、富硒大米、珍珠黄玉米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体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餐桌”的重要潜力产区。
抢抓湾区机遇,激活产业势能。粤港澳大湾区7000万人口的高端消费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年需求缺口超过2000万吨,其中“长寿养生”“富硒有机”类农产品的支付溢价达普通产品价格的3—5倍。东巴凤距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群仅4小时车程,2023年南丹至天峨高速公路通车后,物流时效再缩短30%。在国家《“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与《粤桂协作框架协议》政策叠加下,东巴凤正以“跨区域农业协作示范区”为定位,加速融入大湾区经济圈。
锚定三大目标,夯实发展基石。在基础设施方面,东巴凤计划建成“2小时大湾区交通圈”,重点推进高铁东巴凤枢纽站、覆盖80%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基地及数字化溯源平台建设,预计物流成本降低25%。产业链整合方面,将打造10个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率提升至60%,并实现旅游总收入复合增长率18%,建成3个国家级生态康养度假区。此外,通过“负面清单+绿色通道”审批模式创新,力争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国前30%,吸引湾区企业投资超过200亿元。
2022年以来,东巴凤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推动131个重点项目落地革命老区,形成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下一步,随着交通网络完善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这片生态沃土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支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