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持续推进产业帮扶促农增收
近年来,凤山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核心任务,坚持把产业帮扶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策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机制等举措,推动全县帮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为精准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凤山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专班,建立"四个一批"分类帮扶机制,对全县帮扶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指导。截至2025年4月11日,全县共排查脱贫攻坚以来获得各类资金支持的帮扶产业项目676个,经科学整合后形成206个经营性帮扶产业项目。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巩固一批72个(占比34.95%),升级一批49个(占比23.79%),盘活一批42个(占比20.39%),调整一批43个(占比20.87%)。同时,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绿级112个(占比54.37%),黄级39个(占比18.93%),红级55个(占比26.7%)。
在风险防控方面,凤山县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积极开展整改降级销号和帮扶提升行动。截至2025年3月7日,55个红级项目中,已有3个项目成功降级为黄级,13个项目完成规范处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纳入监测1年及以上的6个红级产业项目中,风险降级率达到83.3%,远超50%的既定目标。目前,全县未出现项目风险等级错判或虚假整改等情况,切实保障了帮扶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在资金使用和产业发展方面,凤山县2024年度实施衔接资金产业项目192个,投入资金总额达10183.39万元。其中,桑蚕、油茶、生猪、核桃等特色产业及配套项目126个,投入资金7162.19万元,占产业项目资金总额的70.33%,充分体现了"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同时,全县2024年新增发放小额信贷4170.34万元,惠及920户农户,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截至2024年年底,全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23733万元,逾期率仅为0.67%,风险管控成效显著。
凤山县通过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确保各类帮扶资金扶持的项目均实现稳定运营,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凤山县将继续巩固产业帮扶成果,重点在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科技赋能等方面下功夫,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