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年产60吨,产值达480万元!河池“蓝黑宝石”畅销广深等地
春分时节,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红色凤飞田园综合体蓝莓种植基地迎来采收季,5万株蓝莓树果实分批次陆续转色成熟,一颗颗“蓝黑宝石”点缀在青枝绿叶间,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令人垂涎欲滴。
走进智慧种植大棚,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三三两两地分散在蓝莓树旁,双手在枝叶间灵活地穿梭,熟练采摘着成熟果实。河池镇大卢村长好屯村民杨青也是其中一员,她边采摘边说:“我家就在镇上,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在这务工20多天,能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误,特别方便。”
像杨青这样的村民,在采摘季每天有六七十人。蓝莓作为灌木浆果,枝条成熟时间不同,大量的采摘工作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短期就业”的机会。
记者还在现场留意到,每位采摘工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特制架子,上面有6个篮子,设计极为讲究。最上层的三排篮子,分别按照15毫米、18毫米、22毫米的直径标准,精准筛选蓝莓;最下层的三个篮子,则专门用于区分次果与烂果,从源头确保了蓝莓品质的分级把控。
“目前,我们基地有花香蓝莓等4个品种的蓝莓,具有果大肉脆、上市早、产量产值高等优势,采摘期从1月持续至5月。”据基地负责人潘存财介绍,自1月上市以来,基地平均每天向市场输送300公斤至700公斤蓝莓鲜果。我们是以订单式销售为主,零售价每公斤70元至90元不等,主要是销往云南、广州、深圳等地,很受市场欢迎。“今年,我们基地蓝莓预计产量60吨,产值达480万元。”
蓝莓产品热销的背后离不开品质的把控,潘存财告诉记者,基地采用全基质无土设施栽培模式,通过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湿帘风机强制降温系统、智慧云远程监控平台、室内环流风机等现代高效智慧农业设施种植蓝莓。同时,还配备有自动气象站、变频柜、虫情监测仪等设施设备,让蓝莓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减少病害,提高成活率。
除了生产过程智慧高效,采收运输过程也很精细,这也保证了蓝莓的高品质。采摘后的蓝莓根据品质被迅速送往分拣包装区,经过分拣、称重、装盒等一道道精细工序,再被送入冷库迅速降温,牢牢锁住新鲜口感,随后搭乘冷链运输的“快车”,奔赴全国各地的市场。
据悉,2023年,金城江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2600万元,在河池镇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基地占地168亩,建成智慧大棚15个。同年10月,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被评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当地智慧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