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全国稳定畜牧业生产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分享养殖节粮“广西思路”
11月17日至19日,全国稳定畜牧业生产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会议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主持,国家首席兽医师陶怀颖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部门代表共90余人参会。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毅霞围绕养殖节粮工作作了典型发言,为全国畜牧业降本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肉蛋奶总产量突破1.75亿吨,其中猪肉自给率达到98.2%,羊肉稳定在93%左右,禽肉禽蛋实现完全自给,奶源自给率回升至72.8%。在保障供给的同时,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主要畜产品、兽药、饲料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生鲜乳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针对当前生猪产能偏高的形势,会议指出,通过稳步推进生猪产能综合调控,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降至3990万头,时隔17个月重回4000万头以下,有效防范了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在大会交流环节,欧毅霞重点介绍了广西在养殖节粮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实施“提效节粮、开源节粮、调结构节粮”三大举措,广西积极探索地源性饲草饲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这些创新做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更推动了畜牧业提质增效,为全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广西思路”。
会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畜牧兽医工作的核心方向,将坚持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科技兴牧、绿色兴牧、质量兴牧、品牌兴牧”,把保障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首要目标,重点围绕“稳产能、防疫病、保安全、促转型”四大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三大体系,全面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广西在此次会议上的典型发言,充分展示了我区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分组讨论全国畜牧兽医“十五五”重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