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区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培训班在北海成功举办
9月28—30日,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承办的“2025年全区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培训班”在北海市成功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唐咸来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家勇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区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海洋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培训。
培训现场
唐咸来在开班讲话中指出: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而水产种业作为渔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他强调,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推动水产种业发展,助力“蓝色粮仓”建设,促进渔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陈家勇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广西地理位置独特,水产种质资源丰富,在国家水产种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广西要牢牢把握“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现代水产种业体系。他强调,要把种质资源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良种联合攻关,推进智能化育种技术应用,完善产学研用创新生态,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中国渔业协会水产种苗分会会长刘付永忠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分享了种质创新的典型案例。培训班还邀请了渔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专家,围绕智能化养殖技术、数字渔业发展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培训班专门设置了企业经验分享环节,安桂水产、港河生态农业、宏泰水产良种场、利渔种苗、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区内重点水产种业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创新发展实践案例。
学员在鲔丰水产公司育苗展厅参观
此次培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有高水平的政策解读和理论指导,又有接地气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是近年来广西水产种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一次专项培训活动。培训期间,主办方还组织学员们实地考察了当地先进的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围绕良种选育、病害防控、绿色养殖等重点技术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了产学研深入合作的共识。
参训人员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更拓宽了水产种业发展思路。大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区水产种业振兴步伐,为打造现代渔业强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