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宜州:水肥一体化技术显神威 甘蔗抗旱保产见实效
面对7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甘蔗产业生产遇到严峻挑战。在干旱成为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甘蔗抗旱保产注入强劲动能,以科技力量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虽干旱持续,但是走进宜州区蔗福北山现代糖业示范区的甘蔗种植基地,满眼皆是郁郁葱葱、长势旺盛的甘蔗,丝毫不见干旱带来的萎靡之态。实地了解时,基地负责人感慨到:“过去一遇干旱,只能眼睁睁看着甘蔗减产,如今我们有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即便数月无雨,甘蔗也能‘喝饱水、吃足肥’”。与没有采用该技术的甘蔗田相对比,直观展现出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在抗旱保产中的显著成效。
在甘蔗种植管理过程中,这一技术优势尽显。从资源利用层面来看,精准的灌溉与施肥极大提升了水肥利用率,较传统方式节水60%—70%、节肥40%—50%,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与养分流失;从甘蔗生长角度而言,水肥一体化技术能依据甘蔗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及时、精准供应水肥,显著增强甘蔗抗旱能力,促使甘蔗生长健壮,产量和糖分含量均得以提高。
为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生根,宜州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多管齐下。一方面,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种植户掌握技术操作要点;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以实际成效增强种植户使用新技术的信心。2025年5月7日,在宜州区人民政府统筹下,多部门联合发力,进一步扩大技术示范推广范围。种植大户朱大哥分享道:“起初担心新技术不好用,实际应用后发现,不仅节省人工成本,降低肥料用量,且甘蔗产量、质量双提升,收益也大幅增加。”据统计,采用该技术的甘蔗田,平均每亩产量提高1吨左右。
此外,宜州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还积极探索创新推广模式,鼓励合作社与种植户合作共建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宜州甘蔗抗旱中的成功实践,不仅保障了甘蔗产业稳定发展,更为其他农作物应对干旱挑战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宜州将持续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力度,完善配套措施,让更多种植户受益于这项农业新技术,推动甘蔗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种植区甘蔗长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