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竹枣韵盈沃土 移民智启富路长
走进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大青枣树随风摇曳,果实累累,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丹竹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以种植大青枣而闻名遐迩的农业重镇,素有“青枣之乡”的美称。丹竹镇的大青枣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亩产高达4000斤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团结村是丹竹镇的水库移民村,水库移民4600多人,种植大青枣达1000多亩。团结村在打造青枣特色核心产业集群及全产业链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市场信息,种植户们面临诸多困难,许多种植户在种植大青枣的过程中遇到病虫害频发、座果率不稳定等问题,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科教兴农,技能提升信心足。
为帮助移民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的问题,支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积极响应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的号召,联合贵港市生态移民发展中心、贵港市平南县农业农村局,在平南县丹竹镇团结村开展了一期青枣种植技术培训班,50名水库移民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院校、农科院所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旨在推广先进的青枣种植管理技术,提升青枣的品质和产量,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库区千亩产业振兴。目前正值青枣的选果、套袋期,学员们积极与授课专家互动,主动提出遇到的难题,专家们耐心教授指导学员疏果、套袋的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及红蜘蛛的防治,提高了学员稳产增收的信心。
科技护航,种植水平显著提升。
由学校牵头,联合农科院、农业农村局、企业骨干,依托丹竹镇农机服务中心,搭建科技平台,设立青枣种植科技服务平台。在培训班期间,专家们不仅传授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们进行了现场指导。他们根据大青枣的生长周期和当前季节特点,详细讲解了如何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有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同时,针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专家们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科技服务团根据青枣的不同生长阶段,到田间地头,与种植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实地指导,确保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专家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教学指导
电商助农,线上线下拓市场。
为了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指导种植户开展生产。来自电商领域的专家,他们结合丹竹镇青枣产业的实际情况,为种植户们讲解了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营销策略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种植户们逐渐了解了电商的魅力和潜力。一位参加培训的种植户感慨地说:“我以前对电商一窍不通,觉得那是年轻人的事。但听了讲师们的讲解后,我发现电商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肯学、肯做,就一定能够找到新的销售渠道。”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培训班还建立了微信群。通过这个平台,学员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交流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等。微信群不仅成为了学员们交流的重要阵地,还为他们提供了拓展人脉、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纷纷表示,这个微信群让他们感受到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发展大青枣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以点带面,致富典型立标杆。
吴容海是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团结村的水库移民,曾经面临着生活的诸多困境。为寻求发展,他自主种植5亩大青枣,第一年大青枣就喜获丰收,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此后,他又将大青枣种植扩大到32亩,成为团结村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难度大、青枣的品质均匀度差、病虫害多等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困扰了他好长时间。2024年10月,当他听到平南县农业农村局与广西梧州农业学校联合在村委举办一期青枣种植技术培训班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培训,进一步学习了青枣种植管理技术、修剪整枝、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班吴容海、覃柏潮等种植大户不仅自己致富,还不忘带动周围的移民发展。他们将自己所学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帮助他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大青枣的产量和质量。在他的带领下,团结村有30多户村民种起了大青枣,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把传统的大青枣种植业向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展望未来,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将始终秉持“服务三农、助力振兴”的理念,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学校将不断优化科技服务产业模式,提升培训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相信在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的持续赋能下,丹竹镇的大青枣种植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也将一步步变为现实。